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55
隧道公路運輸業信息化,是在世界經濟已轉向實質密集性和技術密集性的增長方式背景下,在運輸生產、經營和管理中廣泛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全球定位技術(GPS)、移動通信技術(MCS)、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企業計算機管理信息技術(CMS)和電子商務技術等,迅速地改造傳統運輸產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不斷提高交通運輸的效率和效益。
在一些隧道或是橋梁相對比較特殊的地段,為了了解和掌握公路的承受力、車流量、地段環境情況,工程人員設計了隧道橋梁監控系統,利用已經鋪設好的道路光纖網絡連接各種傳感器,準確及時的掌握實時路況,保障交通安全和維護道路設施。 監控系統一般采用全省三級組網,實現收費站到分中心模擬傳輸,分中心到省中心數字傳輸的三級視頻網絡。它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了智能交通領域中的氣象監測、車輛導航、誘導服務、車牌識別系統、車型分類系統和不停車收費系統的應用。監控中心采用了大屏幕投影顯示系統,同時監視各段高速公路的行車狀況。在隧道監控系統中,用戶使用系列將現場安裝的各種傳感器信息轉換為可通過網絡傳送的信息。由于隧道和橋梁距離較長,采用雙絞線不能滿足遠距離通訊的要求,同時一旦網絡中斷,則會導致整個通訊的中斷,使系統不能正常運轉,產生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問題。用戶同時采用Kyland 的KIEN2000-2S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形成光纖冗余環網,實現網絡通道冗余,光纖的采用,延長了通訊距離,-30℃到70℃的溫度范圍,完全適合戶外環境使用。Kyland產品保證了整個系統的可靠工作。中控室外,將環網與交通骨干光纖網連通,使隧道監控系統成為整個交通網的一部分,實現更大范圍的信息共享,確保通信網絡安全可靠。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