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7 點擊率:82
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建設意義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生產大型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石油、化工產業集聚發展已成趨勢,在國內外出現了將石油化工企業相對集中布置而形成的化工園區。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所做的一次全國性調研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重點化工園區或以石油和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園區共有502家,其中國家級化工園區(包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47家,省級化工園區262家,地市級化工園區193家,其中大多數園區仍處于項目招商和建設階段。
化工園區的建設具有占地面積大、性質復雜、涉及多種行業、不確定因素多等特點,因此必須正確處理化工園區的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發展、安全與穩定的關系,這是促進化工園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因此,展開智慧生態園區的研究與建設工作,各級政府、化工園區和建德高新技術產業園的共同需求。
系統結構
系統功能
系統特點
標準規范
典型業績
應急指揮中心
應急指揮中心包含指揮大廳、控制室、會商室、指揮長室、值班室、機房等主要硬件環境。包含應急指揮中心場所的音、視頻顯示設備、中心數據機房裝修、UPS、精密空調、防雷接地建設等,為應急指揮中心提供物理環境支撐。
基礎硬件支撐系統
圍繞應急指揮中心業務需要及園區管委會信息化建設總體需求,滿足園區管委會日常辦公、安全管理、動態監控、應急救援等業務需求的基礎網絡環境、計算主機系統、存儲備份系統、專項應用系統等硬件,為智慧園區應急指揮平臺建設與運行提供基礎支撐硬件支撐。
基礎軟件支撐系統
基礎應用支撐平臺、應急GIS 地理信息系統等應用軟件支撐平臺,為智慧園區應急指揮平臺的業務應用提供底層支撐。尤其是應急GIS 地理信息系統,是整個平臺的核心支撐平臺,系統可提供基于GIS 的定位、查詢、統計、實景展示、實時監控、各種專題分析與應用等功能,為應急指揮人員快速掌握突發事件情況,了解周圍環境狀況,預測事件的發展趨勢,評估事件影響,調配應急資源,采取處置措施等提供可視化的信息支持。
業務應用系統
按照“平戰結合,以平為主”的功能定位,構建智慧園區應急指揮平臺業務應用系統。
日常監管:實現常態下的企業基礎信息管理、隱患排查管理、記錄與報告管理,實現對于重大危險源的監管和對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的整改治理。并為監管人員提供應急管理和救援時所必須的基礎數據,提升園區的應急能力,實現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協調指揮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 預警預測:實現園區應急指揮平臺對企業、公共基礎設施、相關聯動單位的數據接入、共享,一是以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為目標,加強對企業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動態監管,二是加強對園區環境與氣象的動態監控和園區安防監控(包括高空瞭望),為事故預防、預測預警工作提供新手段、新思路、新方法。
■ 應急救援:建成以“安監、消防、環保三位一體”應急管理體系為管理模式,響應迅速、決策科學、調度有序的應急救援指揮調度系統,滿足應急值守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需要,實現事故的接處警、預測分析、智能輔助決策、應急資源調度等功能,提高領導指揮決策的效率和科學性,并配合以各類先進的通信調度、遠程會商等手段,實現安全生產事故的高效應急處置。
■ 服務保障:通過知識庫和統計分析的信息化管理,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對日常工作成效的管理。
先進性
采用具有標準功能的組態軟件和擁有先進工業技術的 SCADA系統。充分利用現有高新技術,確保系統投資取得最佳效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可靠性
選用高品質的設備完成系統的架構,不僅可以保證系統穩定、可靠的運行,也可大大減少投運后的維護工作量、并節約二次投入的資金,同時避免因系統故障導致的損失。
開放性
系統必須具有靈活的結構和良好的開放性,對信息化管理軟件和現場智能設備提供良好的通訊兼容。
安全性
系統具有強大的維護和診斷功能,保證系統安全、可靠的運行。系統具有對主要環節的監視和控制功能,并能防止非法用戶的越權操作。
經濟性
以高質量、高標準的設備構成本系統,大大減少系統運行時的維護及維護費用;能夠為將來系統規模擴大和功能擴展提供良好的接口,保護用戶的投資。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