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35
移民太空,建筑先行。然而在沒有人類勞動力直接參與的情況下,怎樣在太空環境下造出建筑呢?3D打印與機器人摩拳擦掌,爭相扛起太空建筑開發主力軍的大旗。或許,3D打印與機器人的通力合作才是未來太空建筑開發的最優解。
古代遠征作戰,講究的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今人類已把征途延伸到了浩瀚的太空,雖然移民外星的目標尚未實現,但有些事卻也同樣需要先于人員布置到位。建筑便是需要先行的重要事項之一。在沒有人類勞動力直接參與的情況下,怎樣在太空環境下造出建筑呢?這便需要智能制造技術來大展身手了。當前,3D打印與機器人摩拳擦掌,爭相扛起太空建筑開發主力軍的大旗。
太空建房,3D打印當仁不讓
建筑本就是3D打印技術的主要生產對象之一。誕生三十余年以來,3D打印已為地球建筑領域奉獻了諸多神奇之作。如今人們把視線轉向太空建筑的開發,3D打印也同樣是當仁不讓的最佳助手之一。
今年4月,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用于太空探索的新型3D打印技術。他們使用模擬器生產出類似于在月球或火星表面上可以發現的粉末材料來合成一種3D打印專用油墨,并利用3D打印按需生產物體。這項技術可以為人類搭建外星住所提供幫助。
上個月,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利用地球火山物質模擬出的月塵和太陽能熔爐制出原材料,再通過3D打印將其加工成了“月球磚”。接下來,研究人員將模擬月球環境進行實驗,觀察在真空、高溫環境下還能否3D打印出磚塊。該項目的最終目標是在月球上建造建筑。
外星造屋,機器人已在路上
在外星球上造屋,機器人絕對是3D打印的一個有力競爭者。與3D打印設備相比,機器人擁有更高的靈活性,其行動力更接近于建筑的傳統制造者——人類。因此,機器人也受到不少太空建筑開發項目的青睞。
去年12月,俄羅斯宣布將太空機器人“費多爾”發送到國際空間站執行太空行走任務。它能夠行走、舉重和使用電動工具,甚至能做俯臥撐并駕駛車輛。操作者在地面使用VR頭盔控制機器人的活動。研發者希望這款機器人未來能幫助建造月球基地,這項關鍵性任務將有助于建造月球和其它行星的人類基地。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