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18 點擊率:143
近日,北京海淀法院對一起利用虛擬定位破解打卡軟件的案件作出判決。34歲的張某杰經營一家科技公司,該公司開發出一款名叫“大牛助手”的App。該App通過虛擬定位技術將虛假的位置,信息傳送至釘釘系統,以達到“打卡”的目的。該軟件為收費軟件...
目前,#2019世界傳感器大會#標簽聚合頁面仍在完善中,后續將為您提供豐富、全面的關于#2019世界傳感器大會#的最新資訊、#2019世界傳感器大會#圖片信息、視頻內容,讓您第一時間了解到關于#2019世界傳感器大會#的熱門信息。小編將持續從百度新聞、搜狗百科、微博熱搜、知乎熱門問答以及部分合作站點渠道收集和補充完善信息。
索尼即將在今年4月推出全球首個尺寸達到1英寸的智能手機圖像傳感器IMX800。Teme認為華為下代旗艦華為P50系列會采用IMX800。
前兩天,三星剛剛發布了自家最新旗艦級手機圖像傳感器GN2,尺寸達到了1/1.12英寸,超過了目前華為Mate40系列的IMX700的1/1.28英寸,重新奪回“手機最大底”。
目前在智能手機圖像傳感器領域,日本索尼和韓國三星的競爭愈發焦灼,而兩者幾乎壟斷了所有高端旗艦機市場。
Strategy Analytics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索尼以44%的市場份額位列智能手機圖像傳感器收入市場第一,三星以32%的份額位列第二,中國的豪威科技占比9%,排名第三。
關于IMX800,Teme沒有透露太多信息,不過他卻表達了一些對于華為下代旗艦P50系列的相機配置的看法。
Teme認為,華為在P50系列中會繼續采用RYYB像素排列的5000萬像素圖像傳感器。在發布時間方面,由于索尼IMX800在4月發布,所以P50系列的發布應該會晚于這個時間點。
P50系列的標準版仍然是主攝+超廣角+長焦的三攝組合、Pro版會把長焦鏡頭升級為潛望式鏡頭,而超大杯Pro+版則會是主攝+超廣角+長焦+潛望式的四攝組合。
毫無疑問,2021年旗艦智能手機拍照大戰仍然會圍繞索尼和三星的圖像傳感器展開,各家的優化和調教都會成為關鍵影響因素。
從參數上來看,三星GN2為5000萬像素,單像素尺寸達到了1.4μm,支持4合1輸出1250萬像素的照片,最高支持1億像素拍攝。另外GN2還支持Dual Pixel Pro,也就是上代全像素雙核對焦的升級版。
三星與索尼在頂級產品硬件參數上幾乎可以說是不分伯仲。
國內知名爆料人冰宇宙在微博上表示,小米將會在下個月首發GN2,并暫時保持獨占。從時間上看,GN2大概率首發機型會是小米11大杯或超大杯。
目前,大底、超高像素、全像素對焦等特性已經成為了三星、索尼、豪威等巨頭們爭相搶奪的技術高地,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在這其中,有中國公司的身影,但差距仍然不小,需要努力追趕。
現在最強(單看CMOS)
imx400
然后排下來…
imx333和imx378
一個均衡,一個大底
imx362和imx260
完全就是一個玩意(當然沒防抖廢一半)
imx386和imx286
關系貌似和上面兩位一樣…
imx398和imx298
398就是298的對焦升級版
imx240
三星Note4用到Note5…在三星的調校下很強,但是單看硬件素質…貌似不是特別出眾
imx318
2256像素,白天很不錯,夜拍就算了吧
榜單之外
imx377
因為我忘參數了…但是貌似很強…跟260一個水平甚至更高
作者:一航戰加賀
鏈接: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居然把大神imx600忽略了
IMX214
1300W像素,1/3.06英寸(尺寸大小,下同),1.12μm/Pixel(單位像素尺寸,下同)
評語:索尼最經典的手機相機傳感器
綜合成像素質:★★★
IMX230
2100W像素,1/2.4英寸,1.12μm/Pixel
評語:高像素
綜合成像素質:★★☆
IMX240
1600W像素,1/2.6英寸,1.12μm/Pixel
評語:綜合素質特別出色的CMOS
綜合成像素質:★★★★☆
IMX286
1200W像素,1/2.9英寸,1.25μm/Pixel
評語:黑白+彩色雙圖像傳感器
綜合成像素質:★★★★
IMX260
1200W像素,1/2.4英寸,1.4μm/Pixel
評語:手機相機夜景亮度的巔峰
綜合成像素質:★★★★★
IMX298
1600W像素,1/2.8英寸,1.12μm/Pixel
評語:可以看成IMX214的繼任者,索尼當家花旦
綜合成像素質:★★★★
IMX377/378
1200W像素,1/2.3英寸,1.55μm/Pixel
評語:參數最強悍的CMOS
綜合成像素質:★★★★★
目前索尼在手機攝像頭傳感器的市場上幾乎處于統治地位,基本大部分的旗艦手機都采用索尼的相機傳感器,但由于目前包括索尼、OminiVision、三星這些傳感器廠商的命名比較混亂,每一款產品的數字型號讓普通消費者無從知曉其具體的含義,像IMX214、IMX298、IMX378等等型號究竟有何差距呢?本篇文章就來解析一下索尼各個傳感器的差別。
什么是像素
介紹傳感器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像素。相當大的一部分用戶群體認為,像素是組成屏幕的一個個小點點,像素越高拍照效果越清晰,成像也就越好。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像素僅僅只是分辨率的尺寸單位,而不是畫質,例如某手機商家大力宣傳像素提高到1400萬,意思也僅僅是“用我家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可以洗兩三米那么長”罷了。
感光元件的重要性
那到底畫質和什么有關呢?幾個重要的因素:鏡頭的材質和結構設計、光圈類型、內部軟件圖像算法、更重要的也就是本篇要講的:感光元件的大小。
感光元件從字面上看,和光有關系,畫質的好壞取決于感光元件捕捉到的光子多少來決定,感光元件越大,可捕捉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能夠帶來更細膩的畫質,分辨率自然就越高。而為什么說和像素的多少和畫質無關呢?
這里可以把感光元件理解為承載像素的一個載體,有一支能寫一萬個字的筆,拿它寫在一張小名片上,很擠,寫在一張A4紙上,很寬敞。載體越大,性能也越好。同樣,在兩張A4紙上寫字,字寫的特別大,寫不了多少就寫滿了,反之字寫的很小,會寫的特別多,字與字之間相對也十分擁擠。像素也一樣,在感光元件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像素越高,pixel size(單個像素尺寸)就越小,理論上圖像的噪聲越大,動態范圍幅度更小,并且可能受到彌散圓的影響,即像素之間的互相影響。
理論上Pixel Size(單個像素尺寸)越大成像
反之,pixel size越大,圖像的噪聲和動態范圍也就可以控制的更好,而且受彌散圓的影響也更小。蘋果此前一直采用800W的低像素,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保持大pixel size。
再舉個例子:一共有一百個人,住在一個50平的小草屋里,很擠,住在一個8000平的大城堡里,很寬裕,兩個房子都可以住得下100個人,如果你要從字面上“能住一百個人的房子”是判斷不出這個房子的大小的。
這也是為什么蘋果的800W像素比其他1200W像素的手機拍照效果要好,500W像素的單反照樣秒殺1600W的手機相機,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房子(感光元件)大,并且它住的人(pixel size)也夠大夠胖,把房子撐起來了。
全畫幅感光元件與手機感光元件面積對比
現在大部分手機常見的CMOS像素尺寸為1.12微米,而作為單反相機的D800像素尺寸是4.88微米,感光元件更是大于手機數倍。
像素的尺寸不是固定的,它的排列順序也不唯一。例如普遍的RGB子像素排列、RGBW技術排列、Pentile排列等等,這種排列方式的改變也可以提高畫面的分辨率和拍照體驗,但更重要的還是取決感光元件的大小。
像素的幾種排列方式(圖片引自百度百科)
感光元件是相機的核心,也是關鍵的技術,目前主要有兩種感光元件:一是CDD(電荷耦合)元件;另一種是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導體)器件。雖CCD成像更為優異,但只有少數幾個廠商例如索尼。松下等掌握這種技術,而且其制造工藝復雜,價格成本昂貴,而CMOS的制造成本和功耗要低于CCD不少,所以如今的大多數攝像頭生產廠商采用的是CMOS感光元件,并且它被看作是未來的成像器件,手機上的傳感器也全部屬于CMOS感光元件。
得知了影響畫質的因素,再來比較索尼IMX傳感器孰強孰弱一目了然,雖然結構上的升級可以在對焦速度、噪點控制、以及色彩表現上略有升級,但是其關鍵因素還是要比較CMOS尺寸的大小。
SONY CMOS規格天梯圖
從天梯圖來看,小米5S及Google Pixel配備的索尼IMX375傳感器在CMOS尺寸上具有絕對的優勢,單位像素面積也大,盡管只有1200萬像素,成像效果理論上依舊要優于下面型號的手機。
IMX378和其他型號面積大小對比(圖片引自中國經濟網)
但小米5S并非目前CMOS尺寸最大的智能手機,例如2012年MWC上諾基亞發布的一款具有4100萬像素卡爾蔡司攝像頭的手機808 PureView,該機CMOS傳感器達到1/1.2英寸,可以說是震撼全球,2014年9月,松下在德國Photokina 2014展會上發布了當時最強的手機攝影王者——Lumix CM1,其傳感器尺寸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英寸的“變態”級別,這么大CMOS尺寸也導致松下Lumix CM1的鏡頭異乎尋常的大。
松下Lumix CM1(圖片引自phonearana)
看完本篇文章相信你對CMOS和像素之間的關系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當然手機成像也離不開光圈大小、鏡片質量以及軟件處理等因素。當你在觀看某智能手機新品發布會,又聽到主持人高喊:這次的新品像素又提升到XX千萬時,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幾千萬又怎樣,誰知道你的‘房子’有多大呢?”
sony的攝像頭序號很亂 也缺少介紹 請內行分析一下 謝謝
其實,只看imx系列的話。
最強cmos應該是imx251才對,
別跟我說什么imx600/345,
在這玩意面前都只能叫爸爸。
現在最強(單看CMOS)
imx400
然后排下來…
imx333和imx378
一個均衡,一個大底
imx362和imx260
完全就是一個玩意(當然沒防抖廢一半)
imx386和imx286
關系貌似和上面兩位一樣…
imx398和imx298
398就是298的對焦升級版
imx240
三星Note4用到Note5…在三星的調校下很強,但是單看硬件素質…貌似不是特別出眾
imx318
2256像素,白天很不錯,夜拍就算了吧
榜單之外
imx377
因為我忘參數了…但是貌似很強…跟260一個水平甚至更高
imx211,imx161等中畫幅相機傳感器。
索尼又不是光做手機的、比如d810就是imx094傳感器,比大多數答案說的那些指甲蓋底破手機傳感器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準確地說應該叫索尼Exmor系列傳感器
·
注明一點的是傳感器性能不等同拍照性能,某些機器搭載老一代的傳感器在國外的DOX上拍照評測得分依舊很高,典型像三星s6這些,相反索尼自家搭載號稱最強的傳感器,但得分卻往往并不理想
·
至于好壞傳感器的參數并不直接能反應性能,整個手機的設計上有取有舍(像小米mix為了機身的整體美感拍照上付出了很大犧牲)
接下來羅列些型號(排名不分先后)
IMX 400 裝備機型:索尼xz p/xzs
IMX 378 裝備機型:谷歌piexl/piexl XL、米5s
IMX 333 裝備機型:三星s8/s8+
IMX 362 裝備機型:步步高xplay6/谷歌piexl2/華碩zenfone4
IMX 260 裝備機型:三星S7/S7Edge/Note7
IMX 300 裝備機型:索尼Z5系列/X系列
IMX 350 裝備機型:華為mate9/9pro/P9/P9plus,榮耀9
IMX 338 裝備機型:摩托羅拉 Z Force/美圖
IMX 398 裝備機型:oppo R9S Plus
IMX 298 裝備機型:樂視樂pro3、oppo R9s、小米5、華為mate8
IMX 386 裝備機型:魅族MX6/pro6s/pro6p,華為榮耀6x,華為nova,小米mix2/米6/米note3
IMX 286 裝備機型:華為P9/P9p、榮耀8
IMX 240 裝備機型:三星s6/s6e/s6e+/note4/note5
IMX 258 裝備機型:紅米note4x/pro、oppoR9、小米4C/米5s plus
先不說傳感器好壞從對應機型就能看出大致是什么個貨色,至于國產品牌一大票產品使用IMX386,但386的性能其實放去年都進不了索尼傳感器的第一梯隊,不需要為其洗地
從畫質來說,IMX378(IMX377的相位對焦版)當之無愧,底大一級壓死人,1/2.3英寸的傳感器面積和1.55μm的像素面積,如果手機廠商調教的好,拍照旗艦的地位妥妥的(正面教材谷歌pixel,反面教材小米5s)
從技術角度說IMX400獨領風騷,它新增的DRAM層可以幫助手機實現更高的拍攝幀數,在1080P模式下支持拍攝高達1000fps的視頻,同時具備更大范圍的快門時間調節,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可以更加從容,但是這顆COMS的強大僅在于拍照玩法的多樣性,對拍照成片及畫質的加成并不大
從對焦層面來說IMX333,IMX362,IMX260這三個Dual Pixel對焦,且單位像素面積為1.4μm的傳感器絕對不輸IMX378,而且優勢在于弱光下的對焦表現,指哪打哪,所向披靡(代表機型三星S8/S8+/Note8/HTC U11/Vivo Xplay6/魅藍Note6(迷之笑臉))
沒想到還有催更的朋友們,好感動,感謝支持。IMX766已更新,后續有新的傳感器也會持續更新的。
快百贊了,到了百贊我就把手機端使用的IMX傳感器排名升級為主流廠家在移動端傳感器的盤點和粗略排名,以此感謝你們的支持與喜歡呀,大家有什么問題隨時都可以像我提問,發現我的問題也歡迎指正,我們一起共同進步呢
-----------------------------------------------------------------------------------------------------------------------------------
不知道你說的IMX傳感器是手機端(下面)的還是相機端(上面)的,如果是相機的,那就往大底上找;大畫幅(Large format)就不說了,大畫幅攝影所帶來的影像的銳度、顆粒狀、影調及質感雖然是其他類型相機沒法比擬的,但對于普通民用來說無疑就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樓閣(大畫幅相機的頭部廠商基本有富士 尼康 羅敦司得 施耐德 仙娜等廠商),而且在中國,大畫幅的普及率并不高;實際上中畫幅 全幅或者apsc對于大多數攝影愛好者就完全足夠了,所以說就先淺談一下中畫幅足矣);
大畫幅相機
大畫幅相機樣張
中畫幅傳感器:
IMX411(150M)66.7mm IMX411是目前最強的中畫幅傳感器(背照式Cmos),支持8k16幀錄制;在動態范圍和色深上均有較大提升。 代表機型:飛思IQ4 150M
IMX211(100M)66.7mm 尺寸和IMX411相同,單像素面積更大(前照式Cmos)代表機型:哈蘇H6D
IMX161和IMX211
手機端的傳感器和相機端的傳感器大小不是一個級別的,手機端傳感器目前沒有超過1英寸(二排左三,代表:索尼黑卡系列)的。如下圖所示,倒數第三個即IMX600(代表機:華為Nova 6)尺寸,一排左一為全畫幅相機傳感器尺寸。
從全畫幅到1/3.2”大小直觀對比圖
而從全畫幅到更高級別的相機。。。
很直觀。。。
圖中紅框是全畫幅傳感器的尺寸(即圖一中full frame36×24mm的那個,就是第一個),而綠框則是大畫幅最小底片的尺寸,對比已經很顯著,而手機嘛。。。
言歸正傳, 手機端IMX系關系基本如下:(因為說要給大家更一個所有手機端優秀sensor的盤點排名,所以我就不嚴苛的拍123了,大家只要知道越靠前就越優秀就好)
~~夏普 aquos r6 主攝 (20.2M) 1英寸,一英寸大底,供應商不明(應該是索尼),默認1倍時是裁切到24mm焦段,超廣角則是19mm焦距的原生焦段。這個大小已經和卡片機一個級別了,aqous r6也是全球首發一英寸大底的手機。
~~ISOCELL GN2(50M) 1/1.12 2021年上半年旗艦傳感器,單位像素面積 1.4μm,支持智能 ISO Pro 、Dual Pixel Pro(雙像素增強:對一些像素進行對角線隔離,充分利用上/下相位差,幫助手機尤其是在黑暗環境下更好更快的對焦;TETRACELL (四合一技術,每相鄰四個個像素用相同濾色器,在弱光環境下四像素合一合成一個大像素,四合一以后等效 1250 萬大像素,單像素面積2.8μm),GN2是首款同時搭載Dual Pixel Pro和Tetracell技術的三星傳感器。代表機型:小米11Pro、小米11Ultra(因為光圈較小加上小米目前的調教還有待加強所以說目前拍出來的照片還時有翻車,但未來可期ξ( ?>))
IMX689(1/1.43)和GN2實拍對比
~~IMX 700 (50M) 1/1.28 2020年上半年當之無愧的王者,擁有2020年手機傳感器中最大的底,RYYB的陣列比拜爾陣列提升了40%的進光量,使其在極限弱光下的表現遠好于其它競品(無論是照片與視頻,暗光拍攝的最優解)。采用多合一技術后單像素面積甚至達到了2.8微米,直出12.5M的優勢也是較之它家也是較為明顯的。而其全像素八核對焦技術也確保了IMX700在對焦速度的碾壓性優勢,可以說在20年,這是一款趨于完美的sensor。代表機型為:華為 P40 PRO+、華為Mate 40 Pro+等
IMX 700
~~OV48C(48M)1/1.32 OV48C采用Quad Bayer設計,基于PureCel Plus技術打造,是一款搭載DCG HDR 功能,提供4800萬像素分辨率、1.2微米像素尺寸、高速度、片上高動態范圍的旗艦級手機圖像傳感器。支持15fps/秒的4800w像素視頻 60fps/秒4K視頻輸出,在各方面都能帶來優異的體驗。代表機型:小米10 Ultra
OV48C
~~ISOCELL GN1(50M) 1/1.33 與HMX同樣的大底,相比于HMX與HM1,主要提升了對焦能力。今年首個在對焦上做出創舉的IMX689在獲得一致好評后,緊接著的IMX700和GN1就都在對焦上下了大功夫。采用了全像素雙核對焦的GN1彌補了SK5HM1的不足,并在像素和單像素面積之間找到了較好的平衡,是一顆非常優秀的傳感器。代表機型:Vivo X50+
GN1
~~OV64A (64M) 1/1.34,采用豪威科技的PureCel Plus-S晶片疊加技術,單像素面積達1μm,弱光條件下像素四合一為1600w像素,單像素面積2μm。代表機型:華為Mate 40 e(原生)、榮耀v40(裁切至1/1.56,50M)等
~~ISOCELL HM1(108M) 1/1.33 基于自家Nanocell技術,三星HM1支持了九像素合一的技術,所以默認靜態輸出1200w像素,比較有效的提升了信噪比。然而這顆傳感器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其108M的分辨率,108M全開的高頻信息還原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可以帶來較為明顯的解析力增益。代表機型:三星S20 Ultra 三星note 20 Ultra等(HM1是HMX的升級版,其在多合一技術、對焦速度上有了較大的提升。HMX代表機型:小米cc 9 pro,小米10 pro等
主流優秀傳感器一覽
~~imx789(52M) 1/1.35,原生16:11比例,力求在拍照(4:3)和視頻(16:9)上都能裁切一個合適的尺寸,所以說拍照時其裁切后相當于一個4:3的1/1.43(48M)的sensor,支持拍攝4k 120fps視頻,2×2 OCL結構和雙原生ISO,單像素尺寸1/1.12 μm,素質極棒。代表機型:1+9 Pro(然鵝1+把這個sensor調的跟屎一樣)
~~.IMX 689 (48M) 1/1.43 支持12 bit raw格式,RGB陣列(理論上說進光量沒有650大,但是其色準要比650好上不少,支持QPDF對焦,也支持雙原生ISO技術),同時支持12bit超精圖像采集(對我們用處不大),引領了手機端傳感器用先進對焦技術彌補高像素對焦緩慢缺陷的潮流。支持四合一直出1200w,是20年上半年極為優秀的傳感器。代表機型:OPPO find x2 Pro、一加8Pro等 (OPPO對這689的調校 要比一加好的多)
IMX689 IMX586及三星GM1三者面積直觀對比
IMX 766 (50M) 1/1.56 2×2 OCL結構,支持全像素全向對焦,多合一后單像素面積達到1.0μm,實力尚可。綠廠有獨占期,766作為超廣角加上自由曲面超廣角直接殺瘋(find x3系),作為主攝就。。華為p50p也使用了766作為主攝,加上一顆黑白攝像頭輔助成像,這次主打計算光學,所以極其能打,比同樣采用766當主攝的一眾綠廠機型強了太多,所以766看調校,總的來說不錯,但是自身素質還是無法躋身頂尖之列。
~~IMX 608(40M) 1/1.54 支持像素16合一,單像素面積甚至可達了4.48μm!作為超廣角端sensor,它還支持QPAF對焦(全像素四核) ,對于視頻錄制來說,IMX608的獨特長寬比例使其在與同等大小的傳感器對比時更具優勢,可以通過更少的裁切以獲得更好的畫質。代表機型:華為Mate30 Pro(超廣)、華為p40 PRO(超廣)等
HUAWEI P40 Pro 攝像模組
~~ IMX 650(40M) 1/1.73 又名 IMX600RYYB(┯_┯)華為夜拍顛覆友商的開始,在夜拍場景下對友商進行了降維打擊。是華為對未來手機攝影理念探索的具象表達,就像當年華為說的那樣:Rewrite The Rules;它是首款采用RYYB陣列的sensor,代表了了華為手機攝影未來發展的方向(如今,華為不僅在主攝采用ryyb排列,就連長焦也使用上了這一技術)可以說,對RYYB技術的掌握和調校的能力是華為手機領域除麒麟之外的又一技術壁壘。代表機型:華為MATE 30 Pro、榮耀 V30 Pro等
RYYB排列相比傳統拜耳陣列有40%的進光量優勢
~~IMX 555(12M)1/1.76 單像素1.8μm,RGGB,感覺上三星為了抬高HMX沒有對這顆傳感器作更多的算法調優,不過這并不能掩蓋555的優秀事實,看看單像素面積就知道了,我個人覺得108M真的是方向錯了(hmx的4k視頻拍攝一塌糊涂,色溫和對焦都跟不上),imx 555的設計才比較合理。代表機型:三星s20+
18、19主流傳感器一覽
~~.IMX 600 (40M) 1/1.73 一款經典的sensor(拜耳陣列),幫助華為在影像方面打遍2018無敵手,2018沒有爭議的王者,它的領跑開啟了新一輪的相機軍備競賽。也是它讓華為在手機攝影領域一戰封神。代表機型:華為p20 Pro,華為mate 20 Pro(18神機!)等
P20搭載IMX380 P20 Pro搭載IMX600
~~IMX686 /(682)(64M) 1/1.79 682是686的縮水版,但這兩個照相性能不會相差太遠,所以說把他們列到一個里面了,代表機型:紅米K30 Pro、魅族17、魅族18等
IMX600 RYYB和IMX686的對比
~~.IMX 586/(582) (48M)1/2 國家統一分配的sensor,即使到了20年,也依舊有新機搭載(并非全是放在主攝上)(586和582的區別:586最高支持4k60幀視頻錄制,同時支持3-HDR技術,而582則只支持4k30幀的視頻錄制,高動態范圍也是靠算法實現,在其他方面二者沒什么區別)。 代表機型:一加7 Pro、小米9、華為Nova5等
Sony放出的IMX 586圖樣
實際上我個人,非常不贊同為這些硬件排名,我認為比硬件更重要的是這些硬件發布時帶給我們的震撼與沖擊,強大不代表著經典,但經典一定很強大;想想lumia 1020 808。。。
Lumia 1020
。。。硬件發燒友們,追求的是硬件發布之前那份期待,需要的是發布會上新品帶來的驚喜,享受的是擁有它們時的滿意;這些,是發燒友們追逐硬件時的不竭動力,而發燒友們臉上由衷的笑容,則是對硬件開發者最大的鼓勵。
手機樣張示例
硬件之間的熟強熟弱,并不是冰冷的參數可以表達的。若想拍出世間的精彩,就要是提升自己的攝影技術;為什么手機樣片攝影師拍的和我們拿手機拍的相去甚遠?手機廠商樣張攝影師拍出來的高質量畫面是得益于樣張攝影師多年的攝影積淀而非其手中的硬件,在他們手里,一臺過時的相機亦或是手機都可以記錄人世間美好的瞬間。
經典中的經典
攝影設備的好壞是決定不了一切的,最好的設備拍不出最優的畫面,好到極限的照片之上限依舊是人。多年前的大師們,他們拍出的那些驚艷世界的照片時用的就是那些今天我們眼中不入流的古董(舉個例子可能略夸張),決定一張照片好壞的不是照片的細節的多少,而是照片中所拍之人之物之景,在拍攝者心中的價值以及拍攝者對這張照片傾注的情感,美從來不需要用參數去決定,欣賞美的從來都是人,有著熱誠之心的人們。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電氣控制線路圖控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