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11 點擊率:60
描述
數據顯示,這幾年可穿戴設備市場卻增速放緩。根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投中研究院最新公布的《2018可穿戴傳感器產業技術報告》顯示,自2016年以來,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與營收規模約以13%的年增長率保持平穩增長,其營收規模已經達到了近350億美元/年。
2020年各類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預測示意圖
功能單一、實用性差等問題,可穿戴設備也開始為人所詬病,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發展瓶頸已經到來,只有在便捷性和功能性上尋求突破,才能殺出重圍。
那么,提高功能性的關鍵在于什么?
關鍵字在于傳感器。
可穿戴設備都有著類似的功能:跟蹤身體運動、監測聲音、溫度、帶麥克風或攝像頭。而這些功能的背后,都是相同的東西在起著作用:距離感應器、環境光傳感器……可以說,可穿戴設備的本質就是傳感器,各種傳感器讓一個個戴在身上的小東西實現運動跟蹤、數據收集、信息傳輸和互動。
如何才能讓可穿戴設備的功能有新的變化?這個問題到了這里不言而喻,工控小編認為要想突破現有的發展瓶頸,從傳感器下手不失為一個很好地切入點。只有讓傳感器技術從1.0進化到2.0版本,才能讓可穿戴設備有大的突破。
傳感器作為可穿戴設備的核心器件,根據測量參數不同被使用在不同的產品中,可穿戴設備的功能和性能均離不開傳感器核心技術的支持。傳感器能為可穿戴設備帶來全新的交互、創新有趣的應用、更好的用戶體驗。
傳感器與可穿戴設備相輔相成
可穿戴設備的迅猛發展離不開傳感器的作用,不同的傳感器為設備提供大量豐富的數據,將所需要的信息指標顯示出來。可穿戴設備隨著它集成的傳感器的發展而發展,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長的關鍵之一就是傳感器。不同的可穿戴產品面向的用戶不同,使用目的不同,內置的傳感器也不盡相同。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根據功能可以分為:運動型傳感器、生物型傳感器、環境傳感器等。
可穿戴設備的功能和可靠性是用戶最為重視的特性之一,隨著越來越多可穿戴設備的出現,用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傳感器的體積、質量、功耗、可靠性、穩定性等都將會影響可穿戴設備的用戶體驗、穿戴舒適度和功耗等。可穿戴智能設備的各類功能,都有賴各類傳感器功能性融合和創新來實現。
目前,大部分可穿戴設備都很輕,而且尺寸越來越小,不僅要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還要具有高可靠性,超低功耗且適應各種環境。因此,要開發出更精確,小型化,集成化的傳感器,才能滿足需求。
可穿戴傳感器的潛在發展方向
未來,傳感器感測多個物理信號的功能需求和環境感知應用對于實時工作傳感器處理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傳感器技術的潛在發展方向:
多傳感器融合;
選擇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的傳感器材料;
低功耗下具有高靈敏度。
首先,可穿戴設備集成更多傳感器,這一趨勢未來幾年還將加快。人們對于可穿戴設備的功能需求不斷增加,這就需要集成更多的傳感器。集成更多傳感器的明顯優勢在于,能增加設備的功能,從而使其能夠測量更多參數。另外,還能提高所收集數據的精確性。
其次,可穿戴設備需要更好的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更好的貼合人類的肢體,因此新材料的應用,實現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的高分辨率、高靈敏、快速響應、低成本制造和復雜信號檢測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最后,可穿戴設備需要不斷提高產品續航能力和降低能耗,關鍵技術就在于電池能量密度和環境能量上。但就目前的技術來說,通過改變電池的性能還并不可行,可穿戴設備只能通過選擇備用電池、降低傳感器功耗等途徑,間接的增加設備的續航能力。
蘋果前CEO斯科利(John Sculley)曾經說過:“可穿戴技術將對日常生活產生巨大影響。我們處在傳感革命的起步點。可穿戴設備能讓被動傳感器監控許多不同的事物。” 面對可穿戴設備市場的變化,你的傳感器能經受住考驗嗎?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推薦
如何用加速度計中斷引腳執行喚醒和非運動檢測
一個數字MEMS加速度計通常有一個到兩個中斷輸出引腳,可以連接外部微處理器的I/O引腳。加速度計可配...
發表于 2018-04-16 16:47
?
2次閱讀
海洋可穿戴技術可追蹤水下生物 加工成本低于12美...
該傳感器被稱為“海洋皮膚”,并被設計為粘在動物的外殼或皮膚上。據稱,在水中時,傳感器的重量約等于回形...
發表于 2018-04-16 10:27
?
4次閱讀
光學心率心率監測的設計與實現
設計與實現一個光學心率測(HRM)系統(又稱光電容積脈搏波技術,簡稱PPG)是一類復雜的、涉及多個領...
發表于 2018-04-15 09:23
?
74次閱讀
ADIS芯片MEMS陀螺儀數據采集硬件...
DIS慣性測量裝置將三軸角速度感知與三軸加速度感知相結合,提供六自由度運動感知、嵌入式校準...
發表于 2018-04-14 11:36
?
29次閱讀
高性能MEMS是什么意思 陀螺儀的作用又是什么
線性度有時被視為靈敏度的子集。把它單獨提出是有原因的。如果舉一個機器人性能與靈敏度和線性度的關系的示...
發表于 2018-04-13 14:00
?
78次閱讀
詳解MEMS陀螺儀中DSP應用
MEMS陀螺儀信號的處理平臺的硬件系統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部分:DSP模塊,數據采集模塊,上位機通信模塊...
發表于 2018-04-12 12:10
?
51次閱讀
基于FPGA的模擬表頭原理及設計
表頭的主要功能是將Sagnac效應產生的光程差所引起的相位變化通過回路耦合器轉換為光功率的變化,再通...
發表于 2018-04-12 11:34
?
33次閱讀
可穿戴傳感器廠家有哪些_國內排名前五的廠家推薦
近年來,運動傳感技術已經開始遍地開花,如運動手環、智能手機、電視遙控器和個人訓練設備等。就在用戶忙著...
發表于 2018-04-05 14:23
?
448次閱讀
有淺入深的介紹BLE與MEMS中的開發板設計
當BLE遇到MEMS,就如同天使有了翅膀。本期從有淺入深的介紹BLE與MEMS的那些事,就從ST的S...
發表于 2018-03-31 08:44
?
1118次閱讀
ADXL355加速度計能否同時提供最低噪聲和最低...
當傳感器未在使用時,如果應用對傳感器周期供電以節省電能,噪聲與功耗的關系會大不相同。這種差異來源于建...
發表于 2018-03-29 15:33
?
62次閱讀
設計與實現一個光學心率監測(HRM)系統
設計與實現一個光學心率監測(HRM)系統(又稱光電容積脈搏波技術,簡稱PPG)是一類復雜的、涉及多個...
發表于 2018-03-23 09:14
?
4225次閱讀
可穿戴傳感器的不斷發展,可實現更佳精準的數據監測
它們可以可以無線體域網(WBAN)實現聯網。目前,情緒和情感識別已成為研究的動態話題。對情緒和表情的...
發表于 2018-03-19 14:55
?
604次閱讀
基于MEMS傳感器的行人航位推算(PDR)解決方...
前言定位是感知應用的一個重要屬性。在室內環境中,如果位置信息可用并非常可靠,有更多的應用場景可以實現...
發表于 2018-03-16 09:02
?
2237次閱讀
如何用加速度計提高傾角測量精度(含詳細計算過程)
傾角測量的典型應用 本文旨在探討如何用組合器件一類的加速度計提高傾角測量的精度。在乘用車上,電動駐車...
發表于 2018-03-15 17:16
?
2281次閱讀
幾個步驟更簡單設計低功耗9軸運動跟蹤功能(含程序...
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設計將檢測方向和跟蹤運動的能力視為重要要求。盡管已經有各種各樣的可用運動...
發表于 2018-03-15 09:48
?
449次閱讀
三步教你結合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算法設計
從現在開始我們認為你已經設置好了IMU模塊并能計算出正確的Axr,Ayr,Azr值(在第一部分加速度...
發表于 2018-03-13 09:12
?
1684次閱讀
ADXL203加速度計現在哪里有賣的呢?
發表于 2018-03-09 21:37
?
198次閱讀
了解IMU帶寬及其在系統穩定性中的應用
無人飛行器安裝的監控設備、海上微波接收機、車輛安裝的紅外成像系統傳感器以及其他儀器系統都需要具有穩定...
發表于 2018-03-06 08:26
?
4322次閱讀
基本平臺穩定系統中MEMS IMU頻率響應分析
無人飛行器安裝的監控設備、海上微波接收機、車輛安裝的紅外成像系統傳感器以及其他儀器系統都需要具有穩定...
發表于 2018-03-01 09:11
?
2142次閱讀
評估加速計和陀螺儀,全方位了解噪音和漂移誤差
加速計和陀螺儀是用于從無人機、手機、汽車、飛機和移動物聯網設備中獲取加速度和旋轉信息的傳感器。但加速...
發表于 2018-02-27 11:41
?
1431次閱讀
MEMS陀螺儀可否取代光纖陀螺儀技術
光纖陀螺儀(FOG)以前曾經是環形激光陀螺儀(RLG)等其他技術的低成本替代品,現在該技術面臨著新的...
發表于 2018-02-24 17:24
?
297次閱讀
Jabra Sport Pulse捷波朗搏馳帶心...
捷波朗無線耳機 秋天已經到來,不再面對酷暑高溫,不再面對烈日暴曬,這樣的季節里人們的胃口往往變得很好...
發表于 2018-02-14 11:07
?
99次閱讀
捷波朗搏馳新無線智能耳機詳解
里約熱內盧奧運會賽程已經過半,田徑場上的搏斗已經拉開大幕。女子萬米賽跑項目,埃塞俄比亞選手阿亞娜以2...
發表于 2018-02-14 11:05
?
78次閱讀
基于Fuzzy-PID的陀螺儀溫度控制系統設計
陀螺儀是艦船上的重要組成部件,其性能的穩定對于艦船的控制至關重要。將Fuzzy-PID算法應用于陀螺...
發表于 2018-02-10 13:32
?
139次閱讀
選擇了合適的傳感器,才能更好地解決機器人的移動
總而言之,機器人走直線或者像上圖一樣扭腰,看起來像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影響因素有很多,每一步的實...
發表于 2018-02-03 12:26
?
1017次閱讀
日立新型MEMS加速度計比商用MEMS加速度計靈...
日立通過在MEMS質量塊上制作貫通孔來降低空氣阻力,并且貫通孔的直徑在上層和下層之間是變化的。上層為...
發表于 2018-01-29 16:04
?
768次閱讀
陀螺儀在火箭上怎么運用?原來它的原理是這么神奇
陀螺儀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手機、工控裝備等,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它的應用只會越來越多。陀螺儀是...
發表于 2018-01-17 16:06
?
2257次閱讀
CES2018 上的Hip Air可穿戴安全氣囊
法國Helite公司正在制造一款名為Hip Air的可穿戴安全氣囊,以防止老人跌倒時臀部受到傷害。起...
發表于 2018-01-12 10:57
?
1492次閱讀
從三大應用角度深度剖析MEMS加速度計的關鍵指標
為應用選擇最合適的加速度計可能并不容易,因為來自不同制造商的數據手冊可能大相徑庭,讓人難以確定最為重...
發表于 2018-01-08 09:57
?
3042次閱讀
導航系統中的慣性技術是怎樣的?這篇文章講得詳細
我們駕駛汽車,按著GPS或北斗導航的指示行駛在陌生道路上,當穿越隧道時導航系統依然可以為我們提供方向...
發表于 2018-01-06 07:11
?
2483次閱讀
智能手環測心率到底靠不靠譜?智能手環測心率的原理
本文主要介紹了智能手環測心率到底靠不靠譜?智能手環測心率的原理。作為21世紀的新興產物—智能穿戴產品...
發表于 2017-12-30 17:59
?
2548次閱讀
智能手環怎么測心率的_智能手環測心率是用的什么原...
本文主要介紹了智能手環怎么測心率的_智能手環測心率是用的什么原理。現在心率手環基本都是用的都是光感心...
發表于 2017-12-30 17:41
?
2674次閱讀
基于L20G20IS可以讓手機攝像頭模塊取得精確...
采用意法半導體的尺寸變小、性能提高、抗振功能先進的L20G20IS雙軸微型MEMS陀螺儀,更小、更薄...
發表于 2017-12-29 16:03
?
1625次閱讀
新型Si117x生物傳感器為可可以提供先進的心率...
Silicon Labs(亦稱“芯科科技”)日前發布一組全新的光學生物傳感器――Si117x,可以提...
發表于 2017-12-28 18:12
?
1073次閱讀
基于MPU6050的老年人跌倒監測系統設計
本文主要介紹了基于MPU6050的老年人跌倒監測系統設計,利用傳感器MPU6050內部集成的三軸加速...
發表于 2017-12-28 15:32
?
1078次閱讀
陀螺儀有什么作用?從平衡車上的應用就可以明白
陀螺儀是一個應用很廣的器件,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運用,今天小編陀螺儀在平衡車上的應用講解陀螺儀的工作原...
發表于 2017-12-27 09:33
?
9963次閱讀
用于MEMS陀螺的PCIe實時測控平臺設計
本文主要介紹了一種用于MEMS陀螺的PCIe實時測控平臺設計,通過硬件和軟件優化,減少數據傳輸延時,...
發表于 2017-12-25 11:17
?
408次閱讀
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飛行姿態串級控制的設計與實...
本文主要介紹了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飛行姿態串級控制的設計與實現,行器控制器通過處理微型MEMS慣性...
發表于 2017-12-23 15:24
?
1172次閱讀
常見的微型運動傳感器如何進行控制?這篇文章講透了
就在過去兩年中,運動傳感技術已經開始遍地開花視頻控制臺、智能手機、電視遙控器和個人訓練設備就在我們給...
發表于 2017-12-20 10:54
?
2437次閱讀
Silicon Labs生物傳感器給可穿戴設備中...
新型Si117x生物識別傳感器提供高精度心率監測(HRM)同時最小化功耗以支持全天候監測 中國,北京...
發表于 2017-12-20 10:35
?
5576次閱讀
三軸陀螺儀MPU3050驅動程序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了三軸陀螺儀MPU3050驅動程序,MPU3050通過i2c來控制中斷,獲取xGyro,...
發表于 2017-12-11 14:45
?
740次閱讀
廈大取得MEMS與微能源技術研究與開發的新進展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加速度計向著航天航空、工業控制檢測等領域發展,這要求微加速度計不僅要有高靈敏度...
發表于 2017-12-04 14:23
?
1537次閱讀
基于ADI的MEMS加速度計關鍵參數和特性,選出...
最新MEMS電容式加速度計應用于傳統上由壓電加速度計和其他傳感器主導的應用領域。新一代MEMS加速度...
發表于 2017-12-03 06:32
?
3704次閱讀
陀螺儀有什么用_陀螺儀的特性圖解_陀螺儀的應用
就用現在的智能手機來研究下陀螺儀的用處,之后還會介紹清楚陀螺儀的特性,看完大家就能完全理解陀螺儀了。
發表于 2017-12-01 15:27
?
358次閱讀
加速度計的關鍵參數、特性及其與傾斜和穩定應用的關...
加速度計能夠測量加速度、傾斜、振動或沖擊,因此適用于從可穿戴健身裝置到工業平臺穩定系統的廣泛應用。
發表于 2017-12-01 14:26
?
2628次閱讀
高精度陀螺儀衡量標準_幾種高精度陀螺儀的應用和分...
陀螺儀根本不測量角度,什么誤差多少度都不是嚴謹的說法,陀螺儀的原始數據是角速度,單位弧度每秒,把ip...
發表于 2017-11-30 11:00
?
1221次閱讀
陀螺儀傳感器原理_手機陀螺儀傳感器作用_陀螺儀傳...
陀螺儀因其獨特的性質,被廣泛應用在導航系統(航空航海)、運動分析與控制、平臺的穩定性檢測與控制、滾動...
發表于 2017-11-30 10:17
?
773次閱讀
陀螺儀在電動獨輪車上的原理及應用_陀螺儀是如何讓...
平衡車之所以能這么風風火火,陀螺儀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們騎行在車上,全憑它的感知,然后通過復雜的計算控...
發表于 2017-11-29 20:49
?
686次閱讀
陀螺儀的作用_陀螺儀在手機里的作用_陀螺儀在游戲...
陀螺儀實際上等效于三個角度傳感器,內部通過MEMS工藝做出了一個參考坐標系,當芯片的坐標相對參考坐標...
發表于 2017-11-29 20:35
?
1412次閱讀
MPU6050移植讀取數據時出現FIFO溢出問題...
MPU-6000(6050)為全球首例整合性6軸運動處理組件,相較于多組件方案,免除了組合陀螺儀與加...
發表于 2017-11-29 14:38
?
494次閱讀
MPU6050互補濾波法融合四元數姿態原理及代碼
MPU-6000(6050)為全球首例整合性6軸運動處理組件,相較于多組件方案,免除了組合陀螺儀與加...
發表于 2017-11-29 11:49
?
674次閱讀
陀螺儀的原理、構成、發展歷程及分類詳解
陀螺儀,是一種用來感測與維持方向的裝置,基于角動量不滅的理論設計出來的。陀螺儀一旦開始旋轉,由于輪子...
發表于 2017-11-25 10:55
?
3336次閱讀
關于mems技術的技術和市場分析
由于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國防投資,以及商用航空航天和其它新興應用(如機器人)驅動,使得高端慣性傳感器及系...
發表于 2017-11-20 14:01
?
3115次閱讀
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區別
現代移動及車載終端包含越來越多的傳感器,陀螺儀、加速計、磁力計、感光器等等,從原理上講,這些傳感器的...
發表于 2017-11-14 08:42
?
782次閱讀
應用于可穿戴的低功耗mcu和電源管理解決方案
可穿戴一詞說明該設備要么是直接佩戴在人體上的設備,要么是一件衣服,并且具有適當的設計,支持其用作可穿...
發表于 2017-11-09 09:47
?
3681次閱讀
mpu6050姿態解算
作用于四軸無人機,平衡車,機器人等等的電子實作當中,用于姿態判斷,掌握了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完成更多更...
發表于 2017-11-07 10:07
?
884次閱讀
評估MEMS陀螺儀信號中常見噪聲源的簡單流程
當MEMS慣性測量單元(IMU)用作運動控制系統中的反饋傳感器時,你,必須了解陀螺儀的噪聲情況,因為...
發表于 2017-11-02 06:44
?
4367次閱讀
電子陀螺儀工作原理與構造
陀螺儀的裝置,一直是航空和航海上航行姿態及速率等最方便實用的參考儀表。從力學的觀點近似的分析陀螺的運...
發表于 2017-10-31 09:58
?
1009次閱讀
陀螺儀在手機上的作用_陀螺儀工作原理
當你用安兔兔檢測手機硬件的時候,有一項很重要的東西往往被人們忽略,那就是陀螺儀,不同于光線傳感器、距...
發表于 2017-10-31 09:37
?
814次閱讀
三軸陀螺儀工作原理_三軸陀螺儀原理圖
一般陀螺儀工作原理 陀螺儀一種用于測量角度以及維持方向的設備,原理是基于角動量守恒原理。我們來看看陀...
發表于 2017-10-26 20:30
?
838次閱讀
三軸陀螺儀有什么用_三軸陀螺儀的作用
三軸陀螺儀是慣性導航系統的核心敏感器件,其測量精度直接影響慣導系統的姿態解算的準確性。對于三軸陀螺儀...
發表于 2017-10-26 20:02
?
597次閱讀
評估MEMS陀螺儀信號中常見噪聲源的簡單流程
當MEMS慣性測量單元(IMU)用作 運動控制系統中的反饋傳感器時, 你, 必須了解陀螺儀的噪聲情況...
發表于 2017-10-23 10:57
?
4067次閱讀
深入淺出的講解陀螺儀的工作原理
最近聽大牛的傳感器同事的陀螺儀專業講座,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小編對陀螺儀的原理與應用有種頓悟趕腳,抽空整...
發表于 2017-10-23 10:53
?
8518次閱讀
MEMS陀螺儀工作原理及創新應用
EMS陀螺儀并不是最早應用在消費電子上的運動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電子羅盤早先一步進入了消費電子市場...
發表于 2017-10-09 10:33
?
5238次閱讀
內置有加速度計和溫度傳感器的WISP微型芯片
華盛頓大學傳感實驗室的研究員創造了一個無線識別和傳感平臺WISP。
發表于 2017-09-27 17:26
?
2802次閱讀
聲波干擾陀螺儀,“黑”掉智能設備?專家:尚可“亡...
“神秘”的聲音是一段超聲波,它影響了手機等電子設備中的MEMS陀螺儀。
發表于 2017-09-27 09:57
?
2676次閱讀
下一代加速度計——ADXL372,三種常用工作模...
ADXL372,是今年ADI為超低功耗、低g MEMS加速度計行列新添的成員,專為長期監控高價值資產...
發表于 2017-09-11 16:18
?
3162次閱讀
BOSCH 傳感 加速度 + 陀螺儀
發表于 2017-09-04 09:58
?
317次閱讀
新型MEMS加速度計與商用壓電(PZT)狀態監控...
今天我們將通過回顧一些數據來說明MEMS技術的發展狀況及性能水平,并將其與商用壓電(PZT)狀態監控...
發表于 2017-08-29 14:51
?
2021次閱讀
光纖陀螺儀的應用和優缺點
發表于 2017-08-14 17:04
?
571次閱讀
北尋INS-J4光纖慣性導航系統
發表于 2017-08-09 16:00
?
342次閱讀
北尋INS-J3光纖慣性導航系統
發表于 2017-08-09 15:58
?
363次閱讀
北尋INS-J2光纖慣性導航系統
發表于 2017-08-09 15:57
?
368次閱讀
北尋
發表于 2017-08-09 15:55
?
352次閱讀
北尋厘米級北斗高精度手持機
發表于 2017-08-09 15:44
?
474次閱讀
北尋VG5500光纖垂直陀螺
發表于 2017-08-09 15:42
?
334次閱讀
北尋IMU5500光纖慣性測量單元
發表于 2017-08-09 15:41
?
413次閱讀
ADI公司MEMS加速度計為條件監測應用提供極具...
中國,北京 — Analog Devices, Inc. (ADI),全球領先的高性能信號處理技術解...
發表于 2017-04-25 10:48
?
432次閱讀
利用表面微加工技術實現加速度檢測創新
表面微加工是一種用來構建硅機電結構的技術。 結合板載信號調理電路,可將完整的機電系統經濟高效地構建在...
發表于 2017-03-20 01:10
?
308次閱讀
十大傳感器及可穿戴傳感器市場預測
物聯網的發展必將帶動傳感器市場的發展,在傳感器朝著更小尺寸、更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下,Top10的傳感器...
發表于 2017-02-08 14:00
?
670次閱讀
無人機6軸運動處理傳感器電路賞析
MPU6050是一種非常流行的空間運動傳感器芯片,可以獲取器件當前的三個加速度分量和三個旋轉角速度。...
發表于 2017-02-06 17:05
?
次閱讀
Apple watch功能明晰 智能手表的未來暢...
蘋果Apple Watch作為可穿戴設備智能手表的典型代表,目前已經發布了第二代產品,通過兩代產品在...
發表于 2017-01-18 13:46
?
543次閱讀
可穿戴傳感器技術突破有利于精準醫療
傳感器對于可穿戴設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傳感器市場將會隨著物聯網市場的發展快速增長,可穿戴市場目前規模...
發表于 2017-01-18 11:21
?
638次閱讀
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穿戴傳感器【技術周刊】
以Apple Watch和Fitbit代表的智能可穿戴市場在2016年繼續保持增長,不過續航時間短、...
發表于 2017-01-13 18:07
?
941次閱讀
NXP推出的可穿戴HEXIWEAR平臺集成多種傳...
HEXIWEAR是2016年新推出的,定位于可穿戴物聯網技術的緊湊型開發板,板載集成ARM Cort...
發表于 2017-01-13 15:20
?
280次閱讀
CES2017展會上本田首發搭載多個陀螺儀的自平...
本田表示,這款自平衡摩托車內部配備了多個陀螺儀和更高性能的車載計算機,能夠對車輛的平衡狀態進行實時監...
發表于 2017-01-06 15:03
?
686次閱讀
無人機的飛行感知技術解析
無人機的飛行感知技術主要用作兩個用途,其一是提供給飛行控制系統,由于飛行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控制飛機...
發表于 2017-01-03 12:00
?
414次閱讀
盤點2016主流傳感器及其發展脈絡、主要廠商
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蘇,以及智能家居、物聯網等市場對傳感器的需求不斷增加,傳感器增速正逐漸起飛。特別...
發表于 2017-01-01 22:01
?
622次閱讀
Apple Watch的傳感器可以如何進化?
目前 Apple Watch 小巧的機身其實只有兩類感應器:與方位相關的加速度感應器、陀螺儀,以及心...
發表于 2016-12-28 10:20
?
309次閱讀
傳感器在可穿戴設備中的應用及重要性簡析
可穿戴的傳感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可穿戴設備的體驗,其實目前應用在可穿戴設備上的傳感器很早就有,但是由...
發表于 2016-12-20 11:27
?
797次閱讀
如今SUV的必備小傳感器 除了防側翻還有這些神通...
車載慣性傳感器雖然體型微小,卻大大提升了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發表于 2016-12-15 11:32
?
620次閱讀
TDK將收購蘋果三星陀螺儀供應商InvenSen...
TDK開出的收購價是12美金每股,收購總價約為11.3億美金。此前業界有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
發表于 2016-12-12 15:03
?
384次閱讀
傳TDK擬收購陀螺儀供應商應美盛
日本電子零件制造商 TDK Corp. 傳出擬收購消費電子用微機電系統(MEMS)陀螺儀(gyros...
發表于 2016-12-12 11:03
?
305次閱讀
MEMS傳感器四大應用領域詳解
MEMS傳感器作為獲取信息的關鍵器件,對各種傳感裝置的微型化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已在太空衛星、運載火...
發表于 2016-12-06 10:57
?
2786次閱讀
MEMS傳感器概念、分類等基礎知識詳解
關于MEMS傳感器的基礎知識,你了解多少?本文將從MEMS傳感器的概念、制造及工藝、MEMS傳感器與...
發表于 2016-12-06 10:47
?
1648次閱讀
傳感器市場潛力巨大 我國發展的瓶頸在哪?
目前,傳感器的四大應用領域為工業、汽車電子產品、通信電子產品、消費電子產品。其中,在國內,工業和汽車...
發表于 2016-12-06 10:14
?
436次閱讀
陀螺儀除了導航,還有這些關鍵技術會幫助機器人
乍一聽,陀螺儀,這么高大上的東西一般不會有人了解,但是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聽過陀螺,其實它們的原理是相...
發表于 2016-11-28 17:38
?
1125次閱讀
完美音質+實時心率監測 Bose無線耳機專為運動...
SoundSport Pulse是Bose專門針對跑步運動愛好者推出的一款無線耳機,內置的心率監測器...
發表于 2016-11-22 16:15
?
488次閱讀
MEMS慣性測量單元(IMU)/陀螺儀對準基礎
對于在反饋環路中采用MEMS慣性測量單元(IMU)的高性能運動控制系統,傳感器對準誤差常常是其關鍵考...
發表于 2016-11-05 03:56
?
307次閱讀
利用MEMS陀螺儀實現低噪聲反饋控制設計
MEMS陀螺儀提供了測量旋轉角速度的一種簡單方法,其封裝很容易連接印刷電路板,因此被廣泛用于許多不同...
發表于 2016-11-05 03:48
?
151次閱讀
原標題:可穿戴智能設備中都有哪些傳感器?
可穿戴設備是一種可以安裝在人、動物和物品上,并能感知、傳遞和處理信息的計算設備,傳感器是可穿戴設備的核心器件,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是人類感官的延伸,增強了人類“第六感”功能。
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以及傳感器小微型化與智能化方向的發展,可穿戴設備也許將會進化成植入人體的智能設備。
在各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可穿戴式設備中,都有一個關鍵裝置——傳感器。它可以感受外界情況的變化,比如冷暖、快慢,并作出相應的反應,就像我們的皮膚一樣。
可穿戴設備中都有哪些傳感器?
一般來說,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的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大類。
1
運動傳感器
運動傳感器運動控制傳感器是一種將非電量(如速度、壓力)的變化轉變為電量變化的原件。包括: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地磁傳感器或者說電子羅盤傳感器、大氣壓傳感器(通過測量大氣壓力可以計算出海拔高度)等。
這些傳感器主要實現的功能有運動探測、導航、娛樂、人機交互等,其中電子羅盤傳感器可以用于測量方向,實現或輔助導航。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通過運動傳感器隨時隨地測量、記錄和分析人體的活動情況具有重大價值,用戶可以知道跑步步數、游泳圈數、騎車距離、能量消耗和睡眠時間,甚至分析睡眠質量等。
運動傳感器的功能及實現原理
通過運動傳感器隨時隨地測量、記錄和分析人體的活動情況,用戶可以知道跑步步數、游泳圈數、騎車距離、能量消耗和睡眠時間等,同時還能導航、娛樂等。
運動傳感器需要實現的功能包括對3種不同類型慣性器件傳感數據的采集、姿態角結算和有線通信。運動傳感器主要包括5個部分:MCU、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磁力計和CAN接口。MCU包括同步串行通信總線(I2C)、異步接收發送器(UART)、按鍵等模塊,它控制節點的一系列操作。節點由有線供電,MCU控制3種傳感器的數據采集、姿態角解算和CAN收發。
硬件系統框圖
2
生物傳感器對生物物質敏感并將其濃度轉換為電信號進行檢測的儀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識別元件(包括酶、抗體、抗原、微生物、細胞、組織、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質)與適當的理化換能器(如氧電極、光敏管、場效應管、壓電晶體等等)及信號放大裝置構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統。生物傳感器具有接受器與轉換器的功能。
生物傳感器包括血糖傳感器、血壓傳感器、心電傳感器、肌電傳感器、體溫傳感器、腦電波傳感器等,這些傳感器主要實現的功能包括健康和醫療監控、娛樂等。
生物傳感器的功能及實現原理
健康預警、病情監控,借助可穿戴技術,醫生可以提高診斷水平,家人也可以與患者進行更好的溝通。
例如由血壓傳感器構成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可以對用戶身體數據進行追蹤和監測,分析提煉出醫學診斷模型,預測和塑造用戶的健康發展狀況,為用戶提供個體化心血管專項貼身醫療及健康管理方案,同時也幫助家人關懷親人的健康狀況。
血壓監測儀是通過傳感器來檢測人體動脈血管壁震動引起的袖帶壓力微小變化,最常用的方法是振蕩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捆綁在手臂上的袖帶,通過充氣泵向袖帶充氣,以阻斷血管中脈動的傳播,達到一定壓力(一般為124~316kPa)后開始放氣,當氣壓到一定程度,血流就能通過血管,且有一定量振蕩波,逐漸放氣,振蕩波愈來愈大,再放氣,由于袖帶與手臂的接觸越來越松,因此,壓力傳感器所檢測到的壓力及波動則越來越小,壓力傳感器就能實時檢測到袖帶內的壓力及波動。
而振蕩波通過氣管傳播到機器里的壓力傳感器,經過相應的放大、濾波電路、模擬/數字信號轉換、中央處理器控制等處理環節,將通過袖帶傳遞到氣路中的脈動信號和壓力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然后經過進一步處理,得出血壓的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壓等數據。這種動態血壓監測儀可通過藍牙、USB連接到移動設備上,將數據上傳至醫護人員,平時被使用者穿在外面,提供24小時的血壓監控。
3
環境傳感器
環境傳感器包括:土壤溫度傳感器、空氣溫濕度傳感器、蒸發傳感器、雨量傳感器、光照傳感器、風速風向傳感器等,不僅能夠精確的測量相關環境信息,還可以和上位機實現聯網,最大限度滿足用戶對被測物數據的測試、記錄和存儲,是科研、教學、實驗室和農業部門土肥站、農科所及相關農業環境監測部門首選的高質量儀器。
環境傳感器的功能及實現原理
當今世界,人們經常會處于一些對健康有威脅的環境中,比如霧霾、室內甲醛超標等。用顆粒物傳感器構成的空氣質量檢測裝置——PM2.5便攜式檢測儀,可佩戴在人體上,既可單獨顯示,也可結合手機使用并分享給好友。
PM2.5便攜式檢測通過采氣泵粉塵儀將待測氣溶膠吸入檢測艙,待測氣溶膠在粉塵儀分流處分流成為兩部分,一部分經過一個高效過濾器后被過濾為干凈的空氣,作為保護鞘氣來保護傳感器室的元器件不受待測氣體污染。另一部分氣溶膠,作為待測樣品直接進入傳感器室。
微粒和分子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光的散射現象,與此同時,還吸收部分照射光的能量。當一束平行單色光入射到被測顆粒場時,會受到顆粒周圍散射和吸收的影響,光強將被衰減。如此一來便可求得入射光通過待測濃度場的相對衰減率。而相對衰減率的大小基本上能線性反應待測場灰塵的相對濃度。光強的大小與經光電轉換的電信號強弱成正比,通過測得電信號就可以求得相對衰減率。
4
皮電傳感器
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你要從事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之前,你會覺得緊張,焦慮以至于手腳冒汗。這種心理反應轉化成生理反應的過程,我們是可以通過皮電傳感器探測出來。
Sensoree的心情毛衣利用皮電反應感知人們的心情,并用不同顏色燈光表現。
皮電傳感器是測謊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并不能測試出用戶的喜怒哀樂,只能感受到用戶心理狀態是否變化,而通過這種變化,我們可以得到一些結論。例如通過測謊儀的皮電傳感器感應被測者說話時的心理變化,從而斷定是否說謊。
例如有研究表明,人們在一天的活動中,早晨剛醒以及晚上睡覺時候人體皮電反應水平較低,而上午和下午的某一個時段的皮電水平相對較高,而這一時段正是我們學習或者工作效率最高的時段。
5
心率傳感器
作為個人健康設備的超級武器,以率傳感器可以通過監測心率來追蹤運動強度,不同的運動訓練模式等,并可以針對這一數據推算睡眠周期等與之關聯的健康行動數據。
目前心率傳感器有兩種,通過光反射測量的光電心率傳感器以及利用人體不同部位電勢測量的電極式心率傳感器。
前者盡管測量準確度欠佳,但優勢在于體積小,所以目前所有的移動終端都用該種方式測量。后者在醫院中測量心電圖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通過測量人體不同點的電勢變化,從而測量出心率變化,該方法測量精準,但必須同時監測人體的兩個部位,而我們平時用手機和手表的時候都是單手接觸產品,所以無法做到持續監測。
6
氣壓計是一個被埋沒但非常實用的小東西。它雖然僅能夠測量氣壓數據,但通過該數據我們可以精確得知機器的海拔高度。如果監測一段時間內的氣壓變化,還能獲得機器高度變化數據,從而為進一步的數據處理做準備。
有了氣壓計,戶外運動員可以直觀的了解自己所在的高度;未來導航地圖不僅可以知道我們所在的平面位置,甚至還能知道我們所在的樓層,而這絕對是未來導航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穿戴設備只能偵測人們每天所走的步數,而擁有氣壓計還能偵測所走過的樓梯數,從而令消耗卡路里數據更準確。
穿戴式智能設備的出現, 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可穿戴智能設備的各類功能,都有賴各類傳感器功能性融合和創新來實現,因此,要開發出更精確,小型化,集成化的傳感器,才能滿足需求。未來,隨著現代“電子——傳感器”技術地不斷進步,可穿戴設備將一如既往向前發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展開全文
可穿戴設備早就已經不新鮮了,現在大概人人家里都有個手環了,手環可以計步,可以測量心率,現在大家還希望這些可穿戴設備還能監測身體的其他指標,包括汗液、溫度、睡眠、卡路里、GPS、血壓、UV紫外線和血糖水平等等,這些東西都可以利用傳感器來進行監測。今天小編就來整理下都有哪些傳感器能夠幫助監測這些數據。
心率
心率是衡量運動效果,控制運動量的最有效標準。在心率監測領域,最準確的應該是心率帶,但在現在這個“顏值”社會中,又便宜又準確的心率帶已out,取而代之的是各類手環和手表。
關于監測心率的傳感器,EDN之前整理過一篇很詳細又很易懂的文章:
盤點可穿戴產品中,哪種心率監測方法最流行?
大家可以去看下這篇文章,這里就不多做描述了。
汗液
出汗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小編只知道人們常說出汗能釋放出身體的毒素。你是不是也覺得汗液除了有些鹽分就沒什么特別的了?其實不然,汗水里包含著許多科學密碼。那可穿戴設備怎么能忽略了汗液這么重要的一個百寶箱呢。下面就搜羅下目前出現的專門針對汗液監測的傳感器。
(1)初創公司開發的生物傳感器技術。
有家初創公司Electrozyme展示了一項生物傳感器技術,它能從你的汗水中,讀取化學信息,檢測身體在運動過后的反應。
這項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將生物傳感器技術集成在一塊小的貼片中,然后緊貼皮膚上,就能夠檢測汗液中的能表明你身體狀況的生物標記,例如電解質,鈉,乳酸,蛋白質。而且,Electrozyme公司還提供算法軟件來分析這些生物標記數據,進而為你的運動鍛煉提供更針對性專業性建議。
(2)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師開發的新型可穿戴設備傳感器。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師開發出一種新型可穿戴設備傳感器,它可以監測汗液中的代謝物和電解質,但是需要結合智能手環的其他如體溫數據,才能判別用戶是否出現疲勞或脫水的情況。
從目前官方的介紹資料來看,這款汗液傳感器體積有點龐大,而且需要配合發帶或者腕帶使用。
現階段這款傳感器僅局限于測量汗液數據,不過據說未來還可以追蹤任何身體上液體的數據。例如說,當你生病或者受傷的時候,能夠立刻發現自己相應的體液分析數據出現異常。
(3)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工程師開發的柔性可穿戴傳感器。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的電機工程師Ali Javey和他的同事開發了一款柔性可穿戴傳感器,這款設備可以幫助人們實時監測脫水和疲勞等的狀況。
Javey和他的同事利用柔性塑膠基底和柔性電路板做了一個原型機,并成功收集葡萄糖、乳酸鹽、鈉、鉀的信息以及受測對象的體溫,傳感器將數據實時傳輸到智能手機。
由于技術仍有待完善,這類可穿戴設備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正式走向市場。
睡眠
小編覺得睡眠真的很重要,睡不好,第二天上班絕對是奔潰的狀態。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可提供睡眠質量的監測,然后通過這些監測數據提出改進的建議。目前市面上用的比較多的監測睡眠質量大多數都是智能手環、手表。
(1)平鋪式睡眠監測帶。這個不能算是可穿戴設備,但是小編覺得這種睡眠監測器采用帶狀設計,不需要佩戴,看起來挺方便的。這個睡眠監測帶簡單來說就是一條布滿傳感器的長帶子,一頭連接電源,然后平鋪在床上就可以了。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睡眠監測帶的長度不夠,無法橫穿整張床,如果你翻身到床的另外一邊,就失去了睡眠監測的意義了;而且,睡眠監測帶很容易產生褶皺和移位,導致監測數據不準確。
(2)智能手環、手表通過體動記錄儀(Actigraphy)來分析睡眠狀態。簡單來說,就是智能手環上會有一個傳感器,在你睡眠的時候根據手腕的動作幅度和頻率來衡量睡眠的質量。
通過體動記錄儀監測人的動作,以系統的計算方式進行累計計算,每2分鐘記錄一次合計值,與此同時的姿勢數據得到記錄,通過計算來判斷睡眠狀態。
深度睡眠的時候人的肌肉會松弛,并且肢體不會產生較大的運動,甚至不會動;而淺睡眠的時候,人體會產生一定的輕微運動。智能手環通過監測手腕的運動狀態,在夜間由輕運動模式慢慢的轉變到不動,來判斷處于熟睡狀態,這里需要使用計算引擎,接著再根據每個人的睡眠周期,判斷每個睡眠周期的結束和開始,以此來計算出深度睡眠時間。
包括Fitbit Flex手環在內,都是使用Actigraphy這個傳感器來分析睡眠狀態的。
(3)貼在心臟附近的胸膛上使用的新型可穿戴睡眠追蹤設備。
這款臨床消費者可穿戴設備需要貼在心臟附近的胸膛上使用,同時還需要在肋骨往下一點附上短電線的電極。他可以測量心律(ECG),呼吸量和打鼾(通過組織振動),甚至還能區分用戶的睡覺姿勢。同時可以計算心率和呼吸頻率的關系從而計算出用戶的心扉耦合,這個指標可以判斷用戶是否出現呼吸中斷的情況。消費者睡醒之后,可以將數據上傳到相應網站,然后查看晚上的睡眠分解情況:穩定睡眠階段和不穩定睡眠階段、REM快速眼動睡眠、鼾聲測量、體位和睡眠中斷情況。
一般生物醫學領域中認為睡眠狀態往往和腦電Alpha波等電生理信號相關,而這些信號的獲取往往需要使用者佩戴頭皮電極等傳感器,同時要結合放大器濾波器等進行一系列前端處理。所以小編覺得手環、手表或者是睡眠監測帶應該都不能算超級準確啊。
血糖
現在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數正在不斷上升,每19個人中就有一位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還伴隨著一系列高風險的并發癥,如果長期血糖水平維持在很高的情況下,還會損害人的眼睛、shen臟甚至是心臟。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與糖尿病進行斗爭,不僅要在飲食上控制糖分的攝入,還要不停的檢測自己的血糖水平。但是目前的血糖測試主要通過采集手指血的方式進行,這種方法會有一定疼痛,挺多人不愿意經常接受檢測。目前有些可穿戴設備可以利用非侵入性的檢測方法來監測血糖。
(1)通過皮膚汗液來檢測血糖的石墨烯材質可穿戴設備石墨烯材質可穿戴設備。
石墨烯是柔性導電材料,透明、輕薄、柔韌性極強,但石墨烯的合成方法限制其不能在電化學裝置中用來測量生化標的物,例如酸堿度、離子和生物分子等。而這幾種生化標的物是從汗液中測試血糖水平的關鍵。韓國基礎科學研究所研究人員改變了合成方法,在石墨烯中添加金顆粒,并把它與一個金質的網狀結構結合,制出一個柔韌的半透明貼片,貼片上嵌有多個微型傳感器,能檢測濕度、血糖、酸堿度和溫度。患者只需把它貼在手腕上就能進行血糖檢測。
(2)紋身貼紙無痛測血糖。
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納米工程師團隊開發了一款新的可穿戴計算設備。這款設備中包含小型傳感器,而紋身貼紙上通過絲網印刷技術印有特定形狀的電極。通過在皮膚上施加特定的電壓,該設備能夠從皮膚中提取體液,而含有特定酶的傳感器能夠據此測量血糖濃度。
(3)實時監測血糖的Google智能隱形眼鏡。
該隱形眼鏡采用兩層柔軟的鏡片材料,中間植入無線芯片和微型葡萄糖傳感器,因此其鏡片可測量用戶淚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而且據說Google還會在眼鏡中嵌入超微小的LED指示燈,如果患者的血糖過高或者過低,LED就會變亮以提醒。
至于隱形眼鏡的充電問題,谷歌稱眼鏡中某種物質和眼淚中血糖發生反應時產生的電流,足以保證隱形眼鏡的日常用電量。而且在當隱形眼鏡與設備無線連接傳輸數據時,眼鏡也可以通過無線進行充電。目前眼鏡的無線傳輸距離為8厘米,谷歌稱這種低功耗的傳輸對人體無害,而且每秒20比特的傳輸速度也夠用。
血壓
小編的爸爸是一名高血壓患者,家里一直有個號稱便攜式的血壓計,測量的時候得乖乖的坐在那兒千萬別亂動,膽敢沒忍住亂動了這貨就噗一聲氣全放了告訴你錯誤,必須重來,哦,對了,最好還得找個什么東西把左臂抬高點。小編一直吐槽這個東西太不人性化了,現在終于有了可穿戴的血壓計了,小編感覺棒棒的。下面就介紹幾款可穿戴的血壓計。
(1)利用示波法測量血壓的可穿戴血壓計。
示波法血壓測量技術防干擾能力強,動態環境下測量一致性好,可以幫助使用者在日常生活狀態下也可以準確測量血壓,即使在室外,如坐車,辦公,坐飛機,散步等情況下也可以準確測量。在測量血壓的同時,還可以感知您測量時的身體姿勢和運動狀態,并記錄下來,供日后分析用。體位分:靜立/坐,躺,輕微運動,劇烈運動四種狀態,可以用來幫助判斷血壓升降原因。
這款血壓監測儀采用飛思卡爾壓力傳感器,小巧、輕便、功耗低,可以結合移動APP,實現血壓趨勢分析。
手表式血壓計也是采用的示波法間接測量血壓。
(2)振蕩法血壓監測儀。
血壓監測儀是通過傳感器來檢測人體動脈血管壁震動引起的袖帶壓力微小變化,最常用的方法是振蕩法。這種動態血壓監測儀可通過藍牙、USB連接到移動設備上,將數據上傳至醫護人員,平時被使用者穿在外面,提供24小時的血壓監控。
(3)無壓迫感可穿戴血壓監測器。
該設備測血壓的方式非常舒服,因為它的擠壓程度要小得多。據稱這款可穿戴血壓計比傳統的計量器更精準。設備袖口的銀塑料外殼囊括了所有必要的硬件,包含了打氣筒、可充電電池和用于連接智能手機的藍牙組合模塊。通過Andriod應用可以收集血壓數據,然后在圖表上顯示。
該設備只要施加相當于100毫米汞柱收縮壓的擠壓程度就可以獲得有關健康數據的準確值,不到傳統計量器的二分之一。
但是小編想說:有哪位患者能在乎短短幾分鐘內的壓迫感呢?又不疼,所以 “擠壓程度小”這一優勢應該不是“智能血壓計”區別于傳統血壓計的重點吧。
溫度
可穿戴式溫度計,小編覺得女性應該會比較需要啊,因為可以根據提問判斷生理期。小編搜羅了三款很有意思的可穿戴式體溫計。
(1)可穿戴電子紋身,監測人體的體溫。
這種電子紋身看上去就像鍍了金的條形碼,用可溶于水的粘合劑將它貼在皮膚上。目前有兩種不同的版本,但用途都差不多,能夠精確地測量人體的溫度,以分析不同時期溫度的峰值,并且還能夠通過靜脈監測血液中熱能的流動情況,以此觀察血管對溫度變化的反映,這對于心血管健康有一定幫助。
由于電子紋身是直接貼附在人的皮膚上的,所以監測的持續時間更長。未來,應該還會有更多的感應器可以被安置到電子紋身上。
(2)貼片式體溫計。
體溫計非常柔軟,可以像創可貼一樣貼在皮膚上使用,只需將它粘貼或包裹在待測物體周圍,就可以監測其溫度的微小波動。
這種材料用半晶質丙烯酸酯聚合物復合材料和石墨合成,它的電阻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這種正相關性被稱為“聚合物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溫度系數)”。在合成聚合物時,采用改變兩種單體混合比例的方法,使得響應溫度可在體溫附近調整。具體就是,通過改變丙烯酸十八酯和丙烯酸丁酯這兩種物質在聚合物中的比例,使其可以監測區間在25~50℃間調整。所以它非常適合作為測量體溫用的溫度傳感器。
(3)可穿戴智能臂環。
為監測女性排卵期時的體溫,臂環佩戴在手臂上,或直接貼在皮膚表面。在用戶睡覺時,這款設備能夠記錄體溫波動。
不過這款臂環獲取準確的讀數相對困難,因為體溫需要在每天上午差不多同一時間被記錄,睡眠質量也會影響體溫變化。為了準確跟蹤基礎體溫,用戶必須每天差不多同樣的時間醒來,在盡可能不運動的情況下使用體溫計測量,隨后使用應用或筆和紙來記錄。
UV紫外線
夏天馬上就要來了,又要防曬了,真煩人,小編超級討厭防曬霜,之前都是每天自己感受下看看這一天能不能不涂防曬,一個夏天下來,小編就變成了熊貓的反面了。現在有了可穿戴式設備監測UV紫外線強度,小編覺得今年這個夏天應該不會黑成碳了。
(1)智能皮膚貼紙。
這款“智能皮膚貼紙”名叫 My UV Patch,從外形上看就是一塊普通的愛心型的藍色貼紙。不過當受到紫外線照射的時候,它會改變顏色。用戶需要在變色后給它拍張照,然后上傳到配套的手機APP 里查詢紫外線強度結果。
(2)有紫外線傳感器的各種可穿戴設備。
目前一些可穿戴設備利用光學傳感器來追蹤生命指標。很多公司都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生物傳感器產品,如紫外線傳感器、紅外光/環境光傳感器等,可感應出UV指數、環境光、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以及2D或者3D手勢應移動等。
紫外線傳感器可廣泛應用于:智能穿戴設備的紫外線指數檢測,如帶UV指數檢測功能的手表,帶UV指數檢測的智能手機,戶外檢測UV指數設備等,還可以用于紫外線消毒時,用來監測紫外線強度。
(3)可檢測紫外線強度的智能環境監測儀。
這款檢測儀是對環境進行監測,并不是對人體參數進行監測,所以不用貼身佩戴,只需要將其帶在你的行動所及范圍內即可,比如佩帶在書包上或別在衣服上等。該設備帶有環境傳感器,通過傳感器計算空氣中的單個微粒,顯示微粒濃度,區分PM10和PM2.5。將收集到數據導入相應的智能手機應用。這些數據首先會在智能手機上得到處理,然后進一步在云端處理。
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還有很多很多種,而且還有很多傳感器還在研發階段,未來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精確,讓可穿戴設備的功能越來越完善。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電氣控制線路圖控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