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5 點擊率:36
的譯文,即LoRaWAN協議規范 V1.0.2 版本( 2016 年 7 月定稿)。
我正在陸續對協議的各個章節進行翻譯,具體其他章節的譯文,以及譯文之外的代碼解析,可點此查看帖子LoRa學習筆記_匯總。
本文作者twowinter,轉載請注明作者:http://blog.csdn.net/iotisan/
第2章 LoRaWAN Classes 類型介紹
LoRa 是由Semtech面向長距離、低功耗、低速率應用而開發的無線調制技術。本文檔中,將 Class A 基礎上實現了更多功能的設備稱為“更高 class 終端”。
LoRa網絡包含基礎LoRaWAN(稱之為Class A)和可選功能(Class B,Class C):
圖1.LoRaWAN Classes
雙向傳輸終端(Class A): Class A 的終端在每次上行后都會緊跟兩個短暫的下行接收窗口,以此實現雙向傳輸。傳輸時隙是由終端在有傳輸需要時安排,附加一定的隨機延時(即ALOHA協議)。這種Class A 操作是最省電的,要求應用在終端上行傳輸后的很短時間內進行服務器的下行傳輸。服務器在其他任何時間進行的下行傳輸都得等終端的下一次上行。
劃定接收時隙的雙向傳輸終端(Class B): Class B 的終端會有更多的接收時隙。除了Class A 的隨機接收窗口,Class B 設備還會在指定時間打開別的接收窗口。為了讓終端可以在指定時間打開接收窗口,終端需要從網關接收時間同步的信標 Beacon。這使得服務器可以知道終端正在監聽。
最大化接收時隙的雙向傳輸終端(Class C): Class C 的終端基本是一直打開著接收窗口,只在發送時短暫關閉。Class C 的終端會比 Class A 和 Class B
更加耗電,但同時從服務器下發給終端的時延也是最短的。
這份LoRaWAN協議還描述了與 Class A 不同的其他 Class 的額外功能。更高 Class 的終端必須滿足 Class A 定義的所有功能。
注意:物理層幀格式,MAC幀格式,以及協議中更高 class 和 Class A 相同的內容都寫在了 Class A 部分,避免內容重復。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LoRaWAN協議中文版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