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5 點擊率:52
一、 公司簡介
蘇州陸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無線識別技術、無線傳感技術、無線傳輸技術,專業提供有源RFID 產品及物聯網傳輸解決方案,公司集科研開發、工程設計、產品制造、系統集成和工程服務為一體,為客戶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作為有源RFID產品提供者,公司在礦山隧道、智能停車場、電力測溫、視頻監控等領域建設和實施了多個成功項目。公司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堅持以科技改變生活的出發點,打造一系列軟、硬件結合的智能管理系統,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適、高效。
公司擁有一支資深而卓越的有源RFID產業精英團隊,在產品開發、運營管理、市場營銷等各領域具有豐富的實際經驗。目前,產品進入監控、防偽、電力、物流運輸等重點RFID應用市場。
二、 系統背景及概述
2.1系統背景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根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預計2013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將突破2億大關,達到2.02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4.8%。與此同時,高齡老年人口(80歲以上)、失能老年人口以及慢性病老年人口的持續增長進一步加劇了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性,養老問題正在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以家庭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但隨著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實施,以及經濟社會的轉型,家庭規模日趨小型化,“4-2-1”家庭結構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斷增多。家庭規模的縮小和結構的變化使其養老功能不斷弱化,對專業化養老機構和社區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但另一方面,目前養老機構的管理和服務存在諸多困難。養老機構的信息化水平較低,對機構內部人員及事務的管理、處理效率低下,現代化服務裝備水平的普遍欠缺,使得養老機構缺乏合理監管智障老人、專業護理失能老人的有效手段,無法滿足老人的護理需求。這些不僅給養老機構的管理和服務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也給社會帶來了許多潛在的問題。
近年來,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國家頒布了許多事關養老的政策:國務院在《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推進養老機構的信息化建設”,提出建立老齡事業信息化協同推進機制,建立老齡信息采集、分析數據平臺,健全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跟蹤監測系統。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中再次強調提高社會養老服務裝備水平,鼓勵研發養老護理專業設備、輔具,加強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依托現代技術手段,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規范行業管理,不斷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從而建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養老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養老事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2.2系統概述
本系統采用先進的遠距離識別系統技術,老人隨便帶一張標識卡,可以實時知道老人的當前位置;并且還帶有預警功能,如果老人當前感覺不舒服,就按一下報警按鍵,醫護人員根據提示的信息就知道當前那位老人在按按鍵,這樣更快速、安全的為老從服務。
軟件還可以對護理人員、工作人員、設備器械(醫療檢測設備、辦公設備、護理設備等)和物品(藥品、醫用垃圾、安全設備、消防設備等)的動態、實時的追蹤管理等。
3.1 系統布置合理性
在方案設計中,系統架構、器材選配的合理性尤為重要。例如:人員定位系統的監控基站點多,分散,若傳輸系統全部采用有線,不僅施工難度大,結構不靈活,而且后期維護麻煩。若全部采用無線,測成本較高。若采用有線+無線的方式,即在便于施工的干線采用有線方式,不宜施工的支線采用無線傳輸,是更合理的選擇。
3.2 滿足國家及各級管理部門的相關行業標準
安全監控系統符合相關技術標準,設備經過統一規劃,符合國家對于易燃易爆區域的安全性要求,能夠滿足大型廠區的綜合管理的需要。
3.3 利用已有的通信設施
安全監控的建設充分考慮了利用已有的通信設施,不重復建設的方針。對于廠區內已有的通信網絡,譬如局域網絡,無線網絡充分利用,將一部分管理及維護工作交給專業的網絡管理員,節約了成本。
3.4 與其他信息系統的接口問題
人員定位管理系統平臺保留了和其他信息系統:,可保證其他系統順利掛接本系統平臺,打開相應應用系統,調取監控界面及相應數據。
3.5 便于維護原則
這是為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的實際需要考慮的。系統工程實施結束交付使用以后,應該便于各種日常維護工作,能夠方便地進行軟件的重新配置、系統的自檢與恢復、硬件備品備件的更換和軟件系統的升級。
四、系統設計方案
4.1 原理圖:
4.2 系統原理
首先在每個房間裝讀卡器以及喚醒設備。喚醒設備不需要與監控中心電腦連接,讀卡器設備需要與中心機房連接。讀卡器可以固定在樓梯口或離喚醒讀卡器能感應到的范圍內。標識卡老人隨身攜帶。
當老人在房間的時候,被最近的喚醒設備激活,馬上就發信號。讀卡器把接收到的信號以通過網絡上傳到監控中心或終端管理房間。醫護人員就根據發來的信息,就知道老人當前的狀態,如果老人感覺不舒服或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按一下按鍵醫護人員就能馬上知道,從而有效的對老人進行服務。
五 系統的功能特點
1) 定位
對老人的活動位置和區域進行識別,為緊急預警、高端服務提供位置信息。
2) 軌跡回放
對老人的歷史行動軌跡進行查看,活動方式進行管理,為數據挖掘提供依據
3) 特殊區域預警:
在老人行駛在某些特殊、危險、障礙路段、區域時,系統可自動識別,并發出警示信息,有效保護老人身體安全,降低危險事故發生。
4) 滯留時間預警:
在老人在某個區域、路段滯留時間過長時,系統可自動識別,并發出警示信息,有效防止老人因過度疲勞、神志不清等引發的各種安全事故。
5) 一鍵求助:
老人在某個區域、路段發生意外后,在神志清醒狀態下,可自行發出求救信號,系統自動識別和判斷位置,為救護老人提高效率,降低生命危險。
6) 老人靜止不動預警:
如果老人長時間不動,系統會自動提醒管理人員關注下該老人,提醒時間可設置。
報警處理
報警處理是指工作人員對系統服務報警進行處理的一個過程,根據不同的報警類型,當工作人員接到報警后第一時間對老人提供服務,并將服務內容、報警信息、報警處理結果進行上報、留痕,最終進行相關數據匯總和分析。
當發生報警時,系統以及顯示平臺會顯示報警人、報警位置、報警類型,工作人員迅速安排護理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目的地,并進行處理。處理方式為,護工通過自身的設備接觸老人佩戴的胸卡,建立匹配對象,進行事件處理并及時取消報警。
處理完成后,工作人員根據護理人員的匯報及時對事件進行系統錄入。并對處理結果進行留檔。
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銀行物品配送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