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48
門禁控制器壞了沒人修,進出也就不用再刷門禁卡。大廈為了安全,把有的偏門上鎖,在門口加派保安,“人防”代替了“自控”,這是北京某智能大廈的現狀。近十幾年來,智能建筑在北京如雨后春筍般次第崛起,尤其是在新建筑中,至少80%都貼有“智能”的標簽。但自動控制專家告訴記者,因為建設和管理的不當,不少智能建筑的自動化系統都變成了擺設,智能大廈“中看不中用”的“弱智”現象已相當普遍。
智能大廈先天不足留后患
“本樓盤是一座5A大廈。”很多開發商在宣傳中經常以此為賣點。所謂5A大廈,就是智能大廈,它是由計算機系統管理的一元化集成系統,包括火災自動報警、安全防范、綜合布線、網絡等多個子系統。“雖說是5A大廈,但實際上真正能做到智能的其實不多。”均豪物業工程設計委員會李工程師對記者說。“目前市場上做智能產品的廠家有不少,各家的產品是獨立的,產品和產品間的關聯度差,這就導致很多時候,開發商買回了多個產品后,發現產品之間不能‘并聯’到統一的平臺上去,而且有的開發商為了節約成本,在選用設備時就專挑那種即將被淘汰的產品。”李工程師說道。
無人管理“智能系統”變擺設
“噴淋系統是要求常年保持有水的,可是有的智能化大廈,為了防止冬天氣溫過低噴淋斷裂,就自行把水給放了,一旦發生火災,連救援都做不了。”一業內人士對記者說。雖說東西是都裝上了,可實際應用中,溫度傳感器不指示溫度,中央空調不出風,排煙風機排不出煙,寬帶系統有名無實,噴淋系統不出水……許多智能大廈因為后期管理中的許多問題,成了空有皮囊的“繡花枕頭”。“智能建筑對物業管理的要求很高,一定要是對設備的原理、控制流程都懂的專業人才才能做好,但在目前的市場上,這種人才并不是很多,而且成本又高,很多物業管理公司并不愿意這么做。于是,就去找相對質次的物業湊合,湊合來湊合去,就把智能設備全給湊合壞了。”北京中元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自控所高級工程師徐晉平對記者說。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2013年無線通信工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