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17 點擊率:40
Small Cell是一種蜂窩網接入點,在網絡擴容、綠色節能、提高室內覆蓋和宏小區性能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突出的作用。隨著數據業務的蓬勃發展,Small Cell越來越得到運營商的青睞。
Small Cell的核心技術是SON(Self-Organizing Network)技術方案,SON以降低網絡運維成本和改善網絡性能為目的,主要包括自配置(Self-configuration)和自優化(Self-optimization)功能。自配置指Small Cell剛加入網絡時通過自動安裝和配置過程獲得可運行的基本配置以實現設備即插即用,主要包括小區參數、鄰區、頻點等基本參數配置;自優化指在Small Cell運行過程中,根據網絡狀態的變化自動調整參數以優化網絡性能,包括擁塞控制、小區間干擾協調等。具體包含以下技術。
——小區參數自配置技術。小區參數因制式而異,主要為LAC、CellId、工作頻點、BSIC(2G)、擾碼(3G)、PCI(LTE)等,一般在候選集合內按照某種規則分配即可,具體策略需考慮制式差異:對于GSM系統,需滿足配置相同BCCH載頻的小區必須配置不同BSIC的原則;對于TD-SCDMA和WCDMA系統,則需要滿足配置相同頻點的小區必須配置不同擾碼的原則。對于LTE系統,PCI配置則需滿足以下兩個要求:一是不沖突,即任何兩個相鄰的同頻小區都不能使用同一個PCI;二是不混淆,即在一個小區的所有鄰區中不能有任何兩個同頻小區使用相同的PCI。
——鄰區自配置技術。鄰區自動配置技術是Small Cell將周圍有鄰區關系的小區自動配置到其鄰區列表的技術,它具有以下關鍵特點。
鄰區發現:可通過靜態配置、Small Cell無線環境感知技術和移動終端測量報告等實現,但仍需解決先上電的Small Cell如何將后上電的Small Cell配置成鄰區等關鍵問題。
鄰區篩選:受限于鄰區列表長度,需要對鄰區進行篩選,需要考慮因素為地面鏈路相關配置數據、鄰區RAT及鄰區所屬運營商屬性、與該鄰區的距離與互操作需求等。
冗余鄰區和漏配鄰區檢測:冗余鄰區和漏配鄰區是網絡翻頻、設備先后上電、小區故障和鄰區個數限制等的產物,以節能、切換及時為目的,如何及時檢測鄰區冗余和漏配并及時糾正是鄰區配置技術的一大挑戰。
場景需求:在某些特定的場景,如無主導小區、鄰區存在快速移動用戶等場景,部分鄰區無需互配鄰區關系,以避免頻繁切換導致性能下降。
——頻點自配置自優化技術。頻點自配置自優化是減少網絡干擾的有效手段。主要包含如下幾個方案。
預留頻點:宏站為Small Cell預留獨立候選頻點集合并將其統一配置到宏站鄰區列表中,Small Cell則在該集合中選擇最優頻點。
鏡像頻點:Small Cell需要在參考鄰區的鄰區列表中選擇干擾最小鄰區的頻點作為Small Cell的頻點。
常規方案:Small Cell按照干擾最小原則在候選頻點集合選擇合適的頻點。
從移動性角度看,前兩個方案還可實現從宏小區向Small Cell的自動重選。
——功率自配置自優化技術。功率自配置自優化技術需要確定Small Cell的最大發射功率,即要在期望的覆蓋范圍、小區間干擾之間獲得平衡,需考慮以下因素。
接入模式:當為開放模式時如何避免功率配置過大;當為閉合模式時需要考慮正常訪客等因素。
干擾:解決在頻點配置受限且存在干擾情況下的功率配置以保證業務質量;獲取期望覆蓋范圍信息,由于受Small Cell部署地房屋結構差異、用戶擺放位置隨機等因素影響,如何通過保證期望覆蓋范圍進行功率配置是技術難點。
移動性要求:需要功率配置能夠在滿足信號覆蓋的前提下加強Small Cell的話務吸納能力,在出現擁塞條件下進行覆蓋收縮。
——擁塞控制技術。擁塞控制技術是Small Cell通過實時監測系統負載,當發現系統擁塞后,執行接入限制、功率限制、分組業務降速、切換等擁塞解決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證在網用戶的業務質量;當發現擁塞解除后,需自動解除接入限制和功率限制,恢復分組業務速率等措施及時恢復用戶的業務感知。
——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ICIC),其思想是通過靈活的頻率復用技術,使相鄰小區間干擾信號源距離盡可能遠,以達到抑制小區間干擾的目的。ICIC可分為部分頻率復用(FFR: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和軟頻率復用(SFR: Soft Frequency Reuse)兩種方式。對于FFR,相鄰小區中心用戶共享相同頻率資源,而其邊緣用戶使用互相正交頻率資源;對于SFR,用戶被分配到擁有不同功率等級的整個系統帶寬中,即中心用戶使用低發射功率的頻率資源,邊緣用戶使用高發射功率的頻率資源,并且保證相鄰小區高發射功率的頻率資源互相正交。
由此可見,ICIC技術是以少量犧牲中心用戶的網絡性能來獲得小區性能的極大提升,特別是邊緣用戶網絡性能的提升,在LTE小區中廣泛應用。
綜上所述,SON技術涉及面廣,各個關鍵技術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實際應用中,SON方案設計必須結合產品硬件能力、用戶需求及運營商規劃等進行綜合考慮。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直流PTC熱敏電阻恒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