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1-05 點擊率:51
質量改進是一個系統的管理過程,需要對各個過程環節的質量管理要求進行監督、約束、引導和激勵,以實現質量的持續改進。
第1部分
標件管理 - 設計預防
建立良好的前期設計理念、模型審批流程、樣品管理、加工流程圖、產品圖紙、重點管理;
常見或潛在問題的早期預防是產品誕生之初就應該計劃好的工作,而標件的設計或打樣是后續質量再生產和提升的基石。
制定質量管理的各項標準,如:來料檢驗標準(包括來料驗收樣品)、制程檢驗標準、實驗標準、半成品和成品標準、客戶驗收標準等相關標準和標準件的規劃和管理。
第2部分
防呆管理 - 設計預防
在管理過程中,應根據產品的結構和客戶的質量要求,采取相應的防呆、防錯措施,實施設計避讓。
例如,避免同一產品左右混淆,進行防錯設計,對后續生產操作中容易混淆的工序進行充分的識別和設計檢索,避免 錯誤。
可在設計方案資料中加入《產品防呆管理分析及解決方案》,并審核執行。
第 3 部分
限制樣品 - 標準管理
標準由人制定,由人評判。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產品的接受和拒絕是企業容易出現猶豫和缺乏敏感性的問題,也是果斷判斷的十字路口。
限量樣品的制定,有效避免和克服了在質量判斷十字路口猶豫和徘徊的問題,通過圖片和數據管理直接管理限量樣品,有效解決了企業在判斷產品質量過程中擦肩而過的問題 .
第 4 部分
供應商管理——源頭突破
對供應商進行有效的選擇、評價、考核,通過合同對其進行約束,以維護公司利益,防止來料質量以次充好,造成逾期生產的惡性循環。
按照供應商現場管理和考核標準,選擇最佳供應商,進行定期考核考核,實施必要的激勵和控制手段,從源頭上消除問題。
第 5 部分
三檢三不——橫向制約
三檢:自檢、互檢、專檢; 三不:不驗收、不制造、不流出不良品。這是很多企業常說的“老三篇”,但在實際執行中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落實“三檢三不”,必須遵循金三角原則:標準、約束、責任。 只有通過橫向約束加強執行,才能穩定質量。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有效提升質量管理的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