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164
<iframe id="iframeu1457042_0" hcfm?rdid=1457042&dc=2&di=u1457042&dri=0&dis=0&dai=3&ps=425x362&dcb=BAIDU_SSP_define&dtm=BAIDU_DUP_SETJSONADSLOT&dvi=0.0&dci=-1&dpt=none&tsr=0&tpr=1459701579620&ti=%E4%B8%89%E7%9B%B8%E4%B8%8D%E5%B9%B3%E8%A1%A1%E8%B4%9F%E8%BD%BD%E5%AF%B9%E4%BD%8E%E5%8E%8B%E7%BA%BF%E6%8D%9F%E7%8E%87%E7%9A%84%E5%BD%B1%E5%93%8D%E6%8E%A2%E6%9E%90_%E7%94%B5%E6%B0%94%E8%87%AA%E5%8A%A8%E5%8C%96%E6%8A%80%E6%9C%AF%E7%BD%91&ari=1&dbv=0&drs=1&pcs=645x335&pss=970x426&cfv=0&cpl=22&chi=50&cce=true&cec=gbk&tlm=1402384442<u=http%3A%2F%2Fwww.dqjsw.com.cn%2Fdiangongdianzi%2Fdianlidiangong%2F59870.html&ecd=1&psr=1366x768&par=1366x728&pis=-1x-1&ccd=24&cja=false&cmi=34&col=zh-CN&cdo=-1&tcn=1459701580&qn=e5a16a42d81ec212&tt=1459701579598.177.215.216" vspace="0" hspace="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style="border:0; vertical-align:bottom;margin:0;" allowtransparency="true" align="center,center" width="200" height="200" frameborder="0">
農村低壓電網改造后低壓電網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網結構薄弱環節基本上已經解決,低壓電網的供電能力大大增強,電壓質量明顯提高,大部分配電臺區的低壓線損率降到了11%以下,但仍有個別配電臺區因三相不平衡負載等原因而造成線損率居高不下,給供電管理企業特別是基層供電所電工組造成較大的困難和損失,下面針對這些情況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原因分析
在前幾年的農網改造時,對配電臺區采取了諸如增添配電變壓器數量,新增和改造配電屏,配電變壓器放置在負荷中心,縮短供電半徑,加大導線直徑,建設和改造低壓線路,新架下戶線等一系列降損技術措施,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個別臺區線損率仍然很高,針對其原因,我們做了認真的實地調查和分析,發現一些臺區供電采取單相二線制、二相三線制,即使采用三相四線制供電,由于每相電流相差很大,使三相負荷電流不平衡。從理論和實踐上分析,也會引起線路損耗增大。
二、理論分析
低壓電網配電變壓器面廣量多,如果在運行中三相負荷不平衡,會在線路、配電變壓器上增加損耗。因此,在運行中要經常測量配電變壓器出口側和部分主干線路的三相負荷電流,做好三相負荷電流的平衡工作,是降低電能損耗的主要途經。
假設某條低壓線路的三相不平衡電流為IU、IV、IW,中性線電流為 IN,若中性線電阻為相線電阻的2倍,相線電阻為R,則這條線路的有功損耗為
ΔP1=(I2UR+I2VR+I2WR+2I2NR)×10-3 (1)
當三相負荷電流平衡時,每相電流為(IU+IV+IW)/3,中性線電流為零,這時線路的有功損耗為
ΔP2=■2R×10-3 (2)
三相不平衡負荷電流增加的損耗電量為
ΔP=ΔP1-ΔP2=■(I2U+I2V+I2W-I2UI2V-I2VI2W+I2WI2U+3I2N)R×10-3(3)
同樣,三相負荷電流不平衡時變壓器本身也增加損耗,可用平衡前后的負荷電流進行計算。由此可見三相不平衡負荷電流愈大,損耗增加愈大。
三相負荷電流不平衡率按下式計算
K=■×100 (4)
一般要求配電變壓器出口三相負荷電流的不平衡率不大于10%,低壓干線及主要支線始端的三相電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可見若不平衡,線損可能增加數倍。據了解,目前農村單相負荷已成為電力負荷的主要方面,農村低壓線路雖多為三相四線,但很多沒有注意到把單相負荷均衡的分配到三相電路上,并且還有一定數量的單相兩線、三相三線制供電。按一般情況平均測算估計,單相負荷的線損可能增加2~4倍,由此可知,調整三相負荷平衡用電是降損的主要環節。
三、現場調查分析、試驗情況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理論需要在實踐中驗證。2004年我們在莊寨供電所檢查分析個別臺區線損率高的原因,發現莊寨供電所楊小湖配電臺區損耗嚴重,我們重點進行了解剖分析:
該臺區配電變壓器容量為100kV·A,供電半徑最長550m,由上表得該配變臺區267戶用電量12591kW·h,沒有大的動力用戶,只有1戶軋面條機,戶均月用電46.98kW·h,低壓線損一直17%左右,用鉗流表測量變壓器出口側24h電流平均值為:IU=9A,IV=15A,IW=35A,IN=21A。
三相負荷電流不平衡率計算為:
K=■×100%=■×100%=35.59%(5)
由(5)式看出三相不荷嚴重不平衡,超出規定范圍的25%。為此,我們組織農電工用兩天時間(5人2天)對該臺區三相電流負荷進行調整,調整后在變壓器出口側進行測量,用鉗流表測量24小時電流平均值為:IU=18A,IV=21A,IW=24A,IN=4A。
此時三相負荷電流不平衡率為:
K=■×100%=■×100%=6.34%(6)
由(6)式得出配電變壓器出口三相負荷電流不平衡率已經降低10%以下,不平衡率已達到合理范圍之內。
在運行10天后計算線損率降為9.35%,降低8.55個百分點,效果之佳令人震驚!
從上表可以看出,該村自調平三相負荷電流后,線損率明顯下降,到目前已穩定在9%左右。
此后,陸續對幾個配電臺區負荷進行調整,也都收到了較好的降損效果。
四、結論
綜上所述,根據對我縣幾個配電臺區進行三相負荷電流調整實地調查分析情況來看,個別配電臺區低壓線損較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三相負荷電流不平衡所引起。從實驗結果表明,以前沒有搞過三相負荷電流平衡的配電臺區,粗調可現有基礎上降損20%~30%,細調降損40%~50%,不需花錢僅費幾天功夫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目前此方法已得到推廣應用,并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