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業(yè)電氣產品 > 電氣附件 > 鉚釘
發(fā)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78
關鍵詞: 研華2016智慧城市 設備制造業(yè) 機器互通
摘要:對于自動化設備制造商迅得科技而言,先將非自動化的設備升級為自動化設備,并且改變工廠原有機器設備間各自為陣的局面,讓原有的“啞巴”設備能“開口”,讓機器與機器之間實現互通,是實現智慧工廠的第一步,卻已經是不小的挑戰(zhàn)。
對于自動化設備制造商迅得科技而言,先將非自動化的設備升級為自動化設備,并且改變工廠原有機器設備間各自為陣的局面,讓原有的“啞巴”設備能“開口”,讓機器與機器之間實現互通,是實現智慧工廠的第一步,卻已經是不小的挑戰(zhàn)。
迅得機械成立于 1988年,以經營 PCB(印刷電路板)產業(yè)自動化設備起家,深耕自動化設備制造,開拓多個產業(yè)的自動化市場,如陶瓷基板、電子組裝、LED、 IC封測、半導體等產業(yè),尤其專注于“搬運自動化”設備的制造,在這一細分領域占據中國臺灣市場 70%的份額。
成立于 1988年的迅得機械,以經營 PCB(印刷電路板)產業(yè)自動化設備起家。在過去的近 30年時間里,深耕自動化設備制造,開拓多個產業(yè)的自動化市場,如陶瓷基板、電子組裝、LED、 IC封測、半導體等產業(yè),尤其專注于“搬運自動化”設備的制造,在這一細分領域占據中國臺灣市場 70%的份額。
然而,前幾年,迅得就敏銳地嗅到市場環(huán)境和需求正在悄然改變。少量多樣客制化訂單日益成為客戶的主流需求,這對他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供多樣性生產,設計預測整合前后制程回饋的智能化生產,提供高值化產品。升級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勢在必行。迅得由此開啟了其“未來工廠”的計劃,走向智慧制造的升級轉型之路。
讓“啞巴”機器“開口”
去年 10月的 TPCA展會上,迅得展出了面積 81平方米的動態(tài)無人智能工廠,描繪其對未來智慧工廠藍圖的愿景——自動倉儲管理系統,站與站之間實現自動傳遞,工廠資訊流實現整合,更具靈活與彈性的上下料,以及智慧制造單元的導入,工廠的生產真正實現智能制造,無需過多的人力介入。
顯然,結合自動化生產、機器人、物聯網等新技術理念的工業(yè) 4.0概念是全球先進制造的趨勢,而如何針對傳統生產線進行改造以及布建新世代智能工廠,就是迅得這樣電子制造業(yè)廠商升級的契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實現智慧工廠的第一步,就是要讓原有的“啞巴 ”設備能“開口”。迅得相關負責人解釋,包括先將非自動化的設備升級為自動化設備,并且改變工廠原有機器設備間自為陣的局面,讓它們連接起來。
“必須要讓機器與機器之間實現互通,才能將工廠的資訊流進行統一收集整合。” 迅得解釋說,然而,僅是實現這一步也是不小的挑戰(zhàn)。
首先,不同機臺感測接口的多樣化,所讀取的數據難以統一,這就對資料的收集造成障礙。“也不可能將所有的設備一律換新,老實說,這絕對不是智慧的做法。”迅得表示,自迅得啟動智慧工廠戰(zhàn)略以來,尋求新老設備共存并實現智慧互通的最佳方案,是其在邁向工業(yè) 4.0之路上的重要突破口。
讓一個不開口的“啞巴”設備,能夠實時報告它的運行生產狀況;讓一個沒有“睜開眼睛,盲做瞎做”的設備,可以看到它自己所在做的事情;把一個不會判斷各的機器,變成有“思維”的智慧的機器。“這是一個頗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平臺、好的工具,才能夠事半功倍。研華產業(yè)應用云服務軟件平臺 WISE-PaaS提供了包括RMM(Remot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Data FlowManagement等開發(fā)工具,讓生產現場不同數據的管理變得簡單,幫助我們節(jié)約了三分之二的開發(fā)時間。當然,一貫被市場認可的硬件系統的穩(wěn)定性也是評估的重要因素。”迅得說。
具體來說,就是新進設備要具“智能化”,現有設備要裝“外掛升級”。研華的 WISE-Agent成為迅得實踐物聯網的關鍵核心軟件,此外還有創(chuàng)造數據流程服務的平臺 WISE-PaaS/RMM。在生產與維運現場,透過 WISE-PaaS建立開放與標準的信息化架構,讓原本各自獨立運作的設備,在自動化整合之后,可以實現跨設備數據采集和設備聯動。這樣一來, 傳統人力與紙張?zhí)幚淼淖鳂I(yè)流程管理升級為數字化與信息化降低成本,大大提升效率。機器與機器實現互聯溝通,讓機器變“聰明”,這是智慧工廠藍圖的第一步。
走向智慧生產
“真正的自動化和智慧工廠,不是一味地追求全新的設備。一個智慧化的生產背后一定有一個智慧化的企業(yè)。”迅得強調。
據迅得介紹,他們的智慧工廠戰(zhàn)略將分步進行。目前所做的是第一階段,在工廠的應用場景中,把一些非自動化的設備升級為自動化;第二階段,則要針對已有自動化設備做一個通訊,即讓設備間實現串接互聯;第三階段,則是資料的收集,采集截取所有實現串聯的自動化設備的數據資料,并對這些數據資料進行轉換整合;第四步就是要建立起數據庫,形成制程大數據的算法,對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從而可以進行一定的預測和監(jiān)控。
迅得的智慧轉型正在逐步推進。近兩年,首先致力投入開發(fā)智能自動化設備,也整合智能化倉儲系統、智能自走車 (AGV)、RGV智能軌道車 (RGV)系統與機器人及信息流搜集整合的產品服務,隨后提出的生產力 4.0方案,開始積極布局 PCB 4.0智能化系統整合應用。以“智能化”、“網絡化”為核心概念的工業(yè) 4.0,是全球制造業(yè)面對物聯網時代來臨,前赴后繼投入的新典范。但工業(yè) 4.0并不是簡單地以機器人取代人力,而是運用人機協同走向智慧生產。“用機器取代人力易于出錯的工作,而人則可以去做更有創(chuàng)新力的事情。”迅得指出。
在未來的智能工廠中,制造端上的每個機器都能夠通過物聯網相互對話,甚至能和上游的供應原料單位數據互聯,讓企業(yè)團隊成員能夠輕松了解原物料供應狀況并實時調整。無論是插單或急單,都能掌握生產線的狀態(tài),協助前端市場把握好每一個商機,
結合訂單到交貨實現價值創(chuàng)造網絡,達到產品及其生產系統生命周期工程的整合、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降低存貨及縮短客制化產品的交貨時間,這是智慧工廠的精髓。
此外,隨著整個產業(yè)智能化地發(fā)展,完全實現工業(yè) 4.0的升級之路是全產業(yè)鏈協作愿景。“產業(yè)間應該串接上下游,實現技術間的整合交融,而不是單打獨斗。”迅得強調。的確隨著智能制造技術和經驗的深入,它將滲透到所有的制造領域,整個產業(yè)鏈分工將會重新進行,傳統的行業(yè)界限將會消失。智能制造與上下游產業(yè)鏈共同合作將是未來產業(yè)發(fā)展的突出主題。
一鍵點擊,獲取更多精彩案例——《物聯網 智慧城市創(chuàng)新》2016案例精選集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